时间: 2025-05-10 08:4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45:26
壬午杂诗
不逆凶渠诈,当须报使回。
君恩固宽大,虏意每嫌猜。
义举初难废,兵端莫浪开。
要知情伪审,往事验方来。
这首诗表达了在面对险恶的环境和欺诈时,必须及时回报使者的心意。君主的恩惠宽大,但敌人的心思却总是充满猜疑。义举的行为虽然难以放弃,但在战事未明之前,不应轻易出兵。要想了解真假情感,往昔的经历才是最好的鉴别标准。
作者介绍:杨冠卿,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以其诗词风格独特著称。其作品常常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壬午年,可能与当时的政治局势和战争情况有关。诗中表现出对国家与君主的忠诚,同时也流露出对敌人及其阴险行为的警惕。
《壬午杂诗》是杨冠卿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一首杂诗,诗中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忠诚的思考。首句“不逆凶渠诈”直接点出社会的险恶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暗示在这样的环境中,唯有真实的情感和回报才能维护生存的安全。诗中提到的“君恩固宽大”则表现出对君主恩宠的感激,同时也反映出对权力的不安和敌意的警惕。
接下来的“义举初难废,兵端莫浪开”表达了对正义行为的坚守,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应轻言放弃,同时提醒人们在未明之事上不要轻易出兵。最后一句“要知情伪审,往事验方来”则进一步强调了对情感真伪的辨识,通过对往事的反思来判别当下的真实情感。
整首诗在内容上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对未来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忠诚、正义和人性复杂性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君主的支持,同时对敌人的阴险和社会的不安感的警惕,反映出在复杂环境中应持有的态度和智慧。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不逆凶渠诈”中的“凶渠”指的是:
A. 安全的地方
B. 险恶的环境
C. 和平的局面
D. 友善的关系
诗中提到“君恩固宽大”,这句话的意思是:
A. 君主的恩惠很小
B. 君主的恩惠很宽广
C. 君主不在乎恩惠
D. 君主的恩惠需要回报
“兵端莫浪开”中“兵端”指的是:
A. 军队的士兵
B. 出兵的事情
C. 战争的结束
D. 和平的谈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