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7:1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7:15:58
麻姑之东涉千堆垅至射亭宿黄氏新馆
宴宇新成苦未嘉,忽膺朝委易军牙。
张侯暂喜留欢客,开槛凭谁种好花。
北沼不难平钓岸,西峰犹欠入窗纱。
后贤政敏多余暇,高会何妨月影斜。
在新建的宴会厅中,我虽感到欢喜,但仍旧觉得不够满意,忽然收到朝廷的任命,调换了职务。张侯虽然乐于留下欢快的客人,但这美好的花卉又该由谁来栽种呢?北边的池沼不难在钓鱼的岸边平整,而西边的山峰却尚需窗纱的装饰。后来的贤人政治聪慧,闲暇也多,高雅的聚会又怎会在月影斜映时有所妨碍呢?
杨冠卿,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被记载,但其作品在当时颇具影响。其诗风常表现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作于作者在新馆宴请宾客之际,表达了对新环境的感受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变迁和人际关系的微妙。
杨冠卿的《麻姑之东涉千堆垅至射亭宿黄氏新馆》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的诗作。全诗以宴会为背景,诗人通过对新馆的描绘,表达了自我的感受与对未来的展望。诗的开头提到“宴宇新成苦未嘉”,可以看出诗人对新环境的犹豫与不满,尽管新馆已建成,内心却感到一种空虚感。接着,诗人提及“忽膺朝委易军牙”,这句暗示了政治上的调动与变化,仿佛打破了他本来的生活状态,增添了一种不安感。
“张侯暂喜留欢客”一语中,诗人通过对张侯的描写,展示了人际交往的温暖与瞬息万变的现实。接下来的“开槛凭谁种好花”,则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这个新环境中继续追求美好,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渴望。
最后几句描绘了自然景色,北沼与西峰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隐喻着生活的丰富与复杂。通过“高会何妨月影斜”,诗人似乎在说,尽管环境变化,生活的美好依然存在,重要的是如何去享受它。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新环境的感受、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望。诗人在描写生活中美好与不足的同时,也展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诗的作者是谁?
“宴宇新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张侯”是指什么?
比较《麻姑之东涉千堆垅至射亭宿黄氏新馆》与杜甫的《春望》,前者关注个人生活的细腻感受,而后者则更加注重社会动荡的描绘与历史的沉重感。两者在情感表达与意象使用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诗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