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3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30:45
一落索
小桃风撼香红碎。
满帘笼花气。
看花何事却成愁,
悄不会春风意。
窗在梧桐叶底,
更黄昏雨细。
枕前前事上心来,
独自个怎生睡。
小桃花在微风中摇曳,香红的花瓣纷纷飘落,
整个帘子都笼罩在花香中。
看着花朵,不知为何却心生忧愁,
不觉间春风的意趣已然消散。
窗外梧桐叶下,
黄昏时分细雨绵绵。
枕边往事浮现心头,
我独自一人如何能入睡呢?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显著的典故,但其所描绘的春花、细雨、黄昏等意象在古诗词中常见,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与忧愁,反映出古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文风格简洁明了,富有情感,尤其擅长散文和古诗。
创作背景:
《一落索》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政治动荡与个人离别之际,欧阳修在此时用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与内心的忧虑。
《一落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复杂感受。诗开篇以“小桃风撼香红碎”描绘了春日的美景,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心中的愁绪。这种美与愁的对比,正是诗的核心所在。诗人用“看花何事却成愁”道出了自己对春天的感伤,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花期的短暂,虽然春天的美好在眼前,却无法掩盖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窗在梧桐叶底,更黄昏雨细”,诗人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分的寂静场景,细雨绵绵,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仿佛在倾诉心中的孤独与思念。最后两句“枕前前事上心来,独自个怎生睡”,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独自回忆往事,无法入睡,这种深切的思念与无奈,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探讨了春天的美丽与人生的愁苦,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逝去的无奈,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诗词测试:
诗中“小桃风撼香红碎”中的“小桃”指的是哪种花?
诗人通过什么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的忧愁?
诗中提到的“更黄昏雨细”描绘的是哪个时段的景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