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5:5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5:58:52
碧沚堂前瞰水官,只应唤作玉壶看。
颇闻秩秩玳筵展,莫遣匆匆银烛残。
酒付别肠宁怕窄,诗由广舌不忧乾。
老夫孤坐三更月,欲往从之良独难。
在碧沚堂前俯瞰水面,应该叫它“玉壶”来观赏。
听说丰盛的宴席已经摆开,不要让匆匆的银烛燃尽。
酒肆的酒喝了也不觉得肚子窄,诗歌的表达即使广阔也不怕干涩。
我这位老者孤独地坐在三更的月光下,想要去参加宴会却实在难以成行。
“碧沚”与“玉壶”结合,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美的热爱;“银烛”常在宴会上使用,象征欢乐和时间的流逝;“别肠”则反映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感伤。
吴潜,字梦阮,号山亭,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生活在南宋。吴潜的诗风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闻同官会碧沚用出郊韵三首》创作于吴潜晚年,表达了他对友人聚会的向往以及因年老体衰而难以参与的无奈之情。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物为背景,传达出诗人对友人聚会的向往和对孤独的感受。开头两句通过描绘碧沚堂前的水面,展现出一种清幽的意境,接着引入宴会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在描写宴席的丰盛时,虽感受到欢乐的气氛,却又因自身的孤独和年老而无奈。在“酒付别肠”一联中,诗人表达了饮酒时的忧愁,酒虽可消愁,但又显得无奈和窘迫。最后两句以月光照耀下的孤坐为结,表现了诗人对过往友谊的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个诗篇在自然与人情之间流转,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聚会的向往,以及因年老而无法参与的无奈,结合自然景色与人情,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中“碧沚”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银烛”象征什么?
诗人为什么不能参与聚会?
答案:
《月夜忆舍弟》与本诗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感,杜甫通过月夜的景象,表现了对兄弟的深厚情感;而吴潜则通过宴会的热闹与自身的孤独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两者在形式上皆运用自然景象来映衬内心情感,展现了古代诗人的共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