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夏日书事》

时间: 2025-04-30 20:44:07

诗句

花絮随风尽,欢娱过眼空。

穷多诗有债,愁极酒无功。

家在斜阳下,人归满月中。

肝肠浑欲破,魂梦更无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4:07

原文展示:

夏日书事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花絮随风尽,欢娱过眼空。
穷多诗有债,愁极酒无功。
家在斜阳下,人归满月中。
肝肠浑欲破,魂梦更无穷。

白话文翻译:

夏天的花瓣随风飘散,欢笑的时光转瞬即逝。
诗写得多了却欠下债务,愁苦太深,酒喝得再多也无济于事。
我的家在斜阳下,人们归来时正值满月。
内心的愁苦快要撑破,梦境与思念更是无穷无尽。

注释:

  • 花絮:指花的零散部分,象征着美好的事物逐渐消逝。
  • 欢娱:欢乐和娱乐,指轻松愉快的时光。
  • 诗有债:写了许多诗,反而感到有负担,表达了诗人对于创作的压力。
  • 肝肠浑欲破:形容内心的痛苦与愁苦非常深重。
  • 魂梦:魂和梦,形容思绪与情感的复杂。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斜阳”和“满月”都蕴含着昔日的印象和情感。斜阳常用来象征时光的流逝,而满月则代表团圆和思念,暗示了对家乡的眷恋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师道(约1040-1100),字士元,号冷庐,宋代诗人,以其诗辞清新、情感真挚、风格独特而著称。他在仕途上经历坎坷,诗作常常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夏日的某个时刻写成,诗人可能正面临生活的烦恼与压力,内心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夏日书事》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夏日的孤独与思索。诗的开头以“花絮随风尽”引入,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流逝,给人一种无奈的感觉。接着,诗人以“欢娱过眼空”表达了对欢乐时光的怀念,仿佛在强调生活的短暂和无常。第三句“家在斜阳下,人归满月中”描绘了一个温暖而又充满乡愁的场景,斜阳暗示着即将结束的白天,而满月则象征着团圆和思念,暗含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最后两句“肝肠浑欲破,魂梦更无穷”则是情感的顶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愁苦,仿佛无尽的思念和梦境纠缠着他。整首诗在情感上刻画得细腻而深沉,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诗的前两句以花和欢娱为切入,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惋惜与无奈。
    • 第三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 最后两句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对内心痛苦的直白呈现,展现出强烈的情感冲击。
  • 修辞手法

    • 比喻:花絮和欢娱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生活的无常。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肝肠浑欲破”,将内心的痛苦人格化,增强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时间流逝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愁苦,传递出浓厚的乡愁与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 花絮: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暗示生活的短暂。
  • 斜阳:代表时间的流逝,带有沉重的情感色彩。
  • 满月:象征团圆与思念,寄托了对家乡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欢娱过眼空”所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喜悦
    B. 怀念
    C. 无奈
    D. 愤怒

  2. “肝肠浑欲破”中,肝肠指的是: A. 身体的健康
    B. 内心的痛苦
    C. 对酒的渴望
    D. 对诗的执着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对过往的感慨与思索。
  • 李白《月下独酌》:表达了对孤独和思念的情感。

诗词对比

  • 陈师道的《夏日书事》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有对时光与情感的深刻思考,但风格上前者更为沉重,而后者则带有一种轻盈与婉约的气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陈师道研究》

相关查询

罗汉菜 率庵歌 礼密庵禅师塔 礼佛照禅师塔 寄台州瑞岩高原禅师住灵隐 寄灭翁禅师 偈颂九十三首 偈颂九十三首 偈颂九十三首 偈颂九十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抟空捕影 卝字旁的字 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辛壬癸甲 角字旁的字 信牒 善始善终 疋字旁的字 日字旁的字 外屏 包含律的成语 黄门驸马 松爽 谨行俭用 石棺 推推 私字儿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