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戏元弼》

时间: 2025-07-29 03:35:24

诗句

浊泾清渭不同源,世好因循到子孙。

只待白头能潦倒,不虞青眼已澜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3:35:24

原文展示

浊泾清渭不同源,世好因循到子孙。只待白头能潦倒,不虞青眼已澜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浊水的泾河和清水的渭河源头不同,世人总是喜欢沿袭旧规,传给后代。只等到白发苍苍时才能潦倒,但不怕的是,已经在年轻时被人看不起了。

注释

  • 浊泾:指浑浊的泾水,象征着低俗或劣质的东西。
  • 清渭:指清澈的渭水,象征着高尚或优秀的东西。
  • 因循:指沿袭、遵循旧有的习惯或规则。
  • 潦倒:形容失意、落魄的状态。
  • 青眼:形容受到器重或看重。
  • 澜翻:形容波涛翻滚,喻指局势动荡或不稳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字宗道,号汝宾,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清新的文风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社会环境复杂,士人面临着传统与变革的冲突。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戏元弼》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诗中以浊泾和清渭作为象征,明确指出了人们因循守旧的倾向。在诗人的眼中,社会的传承并不一定是好的,很多时候是对优秀传统的遗忘与对低劣习惯的延续。

“只待白头能潦倒,不虞青眼已澜翻”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无奈和对当下的失望。即使到了老年,仍然可能遭遇潦倒的命运。而在年轻时,往往因不被重视而面临更大的困境。诗人以自我为例,传达了对社会现实的犀利观察和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及自我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浊泾清渭不同源:浊水与清水的来源不同,暗示人们的品质和出身各异。
  2. 世好因循到子孙:社会上人们喜欢沿袭旧规,导致恶劣习惯传承给后代。
  3. 只待白头能潦倒:人到老年,可能会处于无能为力的境地。
  4. 不虞青眼已澜翻:年轻时往往被人看不起,遭遇不公。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浊泾”和“清渭”的对比,突显社会风气的不同。
  • 隐喻:浊水与清水隐喻人性的善恶和社会的良莠。
  • 反讽:通过“只待白头”反映出对未来的无奈。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社会因循守旧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身及社会现状的敏锐观察和批判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浊泾:象征低俗、劣质。
  • 清渭:象征高尚、优秀。
  • 白头:象征老年与失落。
  • 青眼:象征被重视与受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浊泾清渭”是用来比喻什么?

    • A. 生活的乐趣
    • B. 人生的起伏
    • C. 社会的良莠
    • D. 自然的美丽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只待白头能潦倒”表达了对____的无奈。

  3. 判断题:诗人对社会的现象持支持态度。(对/错)

答案

  1. C
  2. 自身命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比较陈师道的《戏元弼》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无奈,但前者更注重社会风气的批判,而后者则强调个人的豪情与放纵。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有显著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个人境遇。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陈师道诗文集》

相关查询

赵同叔开轩植竹以自娱乐诸公虽为赋诗而未尝 赠吴令君 早起 寓郡城客舍热不可寐与程彦举坐语达旦 弋阳道中 以竹床则杨伯古诗代简 以乌纱巾饷客 杨村道中邂逅赵仁甫 宴邕守乐语 休日饮直之运属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耳字旁的字 三牲五鼎 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色字旁的字 盟府 如花如锦 招喻 片石韩陵 推轮捧毂 乚字旁的字 更难仆数 包含矢的成语 成交 眉结 門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立此存照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