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潜心堂》

时间: 2025-05-07 09:03:14

诗句

潜心便是觅安心,立雪何烦问少林。

羽扇纶巾延客晚,蒲团禅板坐更深。

要先舟壑藏时悟,莫向风幡动处寻。

试抉孤峰云一寸,与民三日作春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3:14

原文展示:

潜心堂 谢逸 〔宋代〕

潜心便是觅安心,立雪何烦问少林。 羽扇纶巾延客晚,蒲团禅板坐更深。 要先舟壑藏时悟,莫向风幡动处寻。 试抉孤峰云一寸,与民三日作春霖。

白话文翻译:

潜心修行就是寻找内心的安宁,何必像立雪那样去少林寺求教。 手持羽扇、头戴纶巾,在夜晚迎接客人,坐在蒲团上,禅板敲击至深夜。 要在船藏山谷时领悟,不要在风动幡动的地方寻找。 试着拨开孤峰上的一片云,为民众带来三天的春雨。

注释:

  • 潜心:专心致志地修行。
  • 觅安心: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 立雪:指立雪求道,典出《景德传灯录》,比喻虔诚求法。
  • 少林:指少林寺,佛教禅宗祖庭之一。
  • 羽扇纶巾:形容文雅的装束。
  • 蒲团禅板:修行时坐的蒲团和敲击的禅板。
  • 舟壑藏时悟:比喻在隐居或静修中领悟道理。
  • 风幡动处:指外在的纷扰和变化。
  • 抉孤峰云一寸:比喻拨开迷雾,看清真相。
  • 春霖:春雨,比喻恩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逸,字无逸,号溪堂,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生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这首诗《潜心堂》反映了作者对修行生活的理解和追求,体现了其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安宁的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隐居或修行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修行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内心安宁的追求。在宋代,文人多有隐逸山林、修行求道的风气,谢逸的这首诗正是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潜心修行、寻求内心安宁为主题,通过对修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情怀。诗中“潜心便是觅安心”一句,直接点明了修行的目的,即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宁。随后的“立雪何烦问少林”则表达了作者对传统修行方式的超越,认为修行不必拘泥于形式,而应注重内心的体验。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羽扇纶巾延客晚”等句,描绘了作者修行生活的具体场景,展现了其文雅从容的风度。最后两句“试抉孤峰云一寸,与民三日作春霖”则寓意深刻,表达了作者希望拨开迷雾、为民众带来恩泽的愿望,体现了其高尚的情怀和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潜心便是觅安心:直接点明修行的目的,即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2. 立雪何烦问少林:表达了对传统修行方式的超越,认为修行不必拘泥于形式。
  3. 羽扇纶巾延客晚:描绘了作者修行生活的具体场景,展现了其文雅从容的风度。
  4. 蒲团禅板坐更深:进一步描绘了修行生活的细节,强调了修行的专注和深入。
  5. 要先舟壑藏时悟:比喻在隐居或静修中领悟道理,强调了内在体验的重要性。
  6. 莫向风幡动处寻:告诫不要在外在的纷扰和变化中寻找真理。
  7. 试抉孤峰云一寸:比喻拨开迷雾,看清真相,表达了作者对真理的追求。
  8. 与民三日作春霖:表达了作者希望为民众带来恩泽的愿望,体现了其高尚的情怀和责任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立雪何烦问少林”中的“立雪”比喻虔诚求法,“试抉孤峰云一寸”中的“抉孤峰云”比喻拨开迷雾。
  • 拟人:如“羽扇纶巾延客晚”中的“羽扇纶巾”赋予了作者文雅的形象。
  • 对仗:如“潜心便是觅安心”与“立雪何烦问少林”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安宁和精神的超脱。作者通过对修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传统修行方式的超越和对内在体验的重视,强调了在隐居或静修中领悟道理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希望为民众带来恩泽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潜心:专心致志地修行。
  • 安心: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 立雪:虔诚求法的象征。
  • 少林:佛教禅宗祖庭之一,代表传统修行方式。
  • 羽扇纶巾:文雅的装束,赋予作者文雅的形象。
  • 蒲团禅板:修行时坐的蒲团和敲击的禅板,代表修行生活的细节。
  • 舟壑藏时悟:隐居或静修中领悟道理的比喻。
  • 风幡动处:外在的纷扰和变化。
  • 抉孤峰云一寸:拨开迷雾,看清真相的比喻。
  • 春霖:春雨,比喻恩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立雪何烦问少林”中的“立雪”比喻什么? A. 虔诚求法 B. 寒冷的天气 C. 艰苦的修行 D. 少林寺的景色

  2. 诗中“试抉孤峰云一寸”中的“抉孤峰云”比喻什么? A. 拨开迷雾 B. 攀登山峰 C. 观察云彩 D. 寻找宝藏

  3. 诗中“与民三日作春霖”中的“春霖”比喻什么? A. 春雨 B. 恩泽 C. 春天的气息 D. 丰收的希望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了隐居山林、追求内心安宁的情怀。
  • 杜甫《春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民众的关怀。

诗词对比:

  • 谢逸《潜心堂》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隐居山林、追求内心安宁的情怀,但谢逸的诗更强调修行生活的体验和对民众的关怀。
  • 谢逸《潜心堂》与杜甫《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民众的关怀,但谢逸的诗更侧重于修行生活的体验和对内心安宁的追求,而杜甫的诗则更侧重于对国家和民众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谢逸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景德传灯录》:记载了佛教禅宗的历史和故事,对理解诗中的典故有帮助。
  •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谢逸的诗作。

相关查询

次韵答马中玉三首 岩下放言五首之钓台 送六十五弟贲南归 乐寿县君吕氏挽词二首 三笑图赞 杂诗七首 写真自赞五首 次韵石七三六言七首 赠嗣直弟颂十首 其五 食瓜有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缶字旁的字 臼字旁的字 未足为道 案省 頁字旁的字 包含倭的词语有哪些 酣淫 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三献官 以礼悔祸 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得寸则寸 还田 履险如夷 不分彼此 三点水的字 面字旁的字 高枕无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