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3:14
原文展示:
潜心堂 谢逸 〔宋代〕
潜心便是觅安心,立雪何烦问少林。 羽扇纶巾延客晚,蒲团禅板坐更深。 要先舟壑藏时悟,莫向风幡动处寻。 试抉孤峰云一寸,与民三日作春霖。
白话文翻译:
潜心修行就是寻找内心的安宁,何必像立雪那样去少林寺求教。 手持羽扇、头戴纶巾,在夜晚迎接客人,坐在蒲团上,禅板敲击至深夜。 要在船藏山谷时领悟,不要在风动幡动的地方寻找。 试着拨开孤峰上的一片云,为民众带来三天的春雨。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逸,字无逸,号溪堂,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生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这首诗《潜心堂》反映了作者对修行生活的理解和追求,体现了其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安宁的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隐居或修行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修行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内心安宁的追求。在宋代,文人多有隐逸山林、修行求道的风气,谢逸的这首诗正是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潜心修行、寻求内心安宁为主题,通过对修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情怀。诗中“潜心便是觅安心”一句,直接点明了修行的目的,即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宁。随后的“立雪何烦问少林”则表达了作者对传统修行方式的超越,认为修行不必拘泥于形式,而应注重内心的体验。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羽扇纶巾延客晚”等句,描绘了作者修行生活的具体场景,展现了其文雅从容的风度。最后两句“试抉孤峰云一寸,与民三日作春霖”则寓意深刻,表达了作者希望拨开迷雾、为民众带来恩泽的愿望,体现了其高尚的情怀和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安宁和精神的超脱。作者通过对修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传统修行方式的超越和对内在体验的重视,强调了在隐居或静修中领悟道理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希望为民众带来恩泽的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立雪何烦问少林”中的“立雪”比喻什么? A. 虔诚求法 B. 寒冷的天气 C. 艰苦的修行 D. 少林寺的景色
诗中“试抉孤峰云一寸”中的“抉孤峰云”比喻什么? A. 拨开迷雾 B. 攀登山峰 C. 观察云彩 D. 寻找宝藏
诗中“与民三日作春霖”中的“春霖”比喻什么? A. 春雨 B. 恩泽 C. 春天的气息 D. 丰收的希望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