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2:3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36:07
青玉案·红尘冉冉长安路
作者:张孝祥 〔宋代〕
红尘冉冉长安路。看风度凝然去。
唱彻阳关留不住。甘棠庭院,芰荷香渚。
尽是相思处。龟鱼从此谁为主。
好记江湖断肠句。万斛离愁休更诉。
洞庭烟棹,楚楼风露。去作为霖雨。
红尘渐渐漫延的长安路上,
我望着风度翩翩的人慢慢走去。
唱遍了阳关曲,却无法留住那份情感。
甘棠的庭院,香气弥漫的芰荷水边,
尽是我相思之地。
从此以后,谁能掌控这心中的龟鱼?
我还记得那江湖上让人断肠的诗句,
千百种离愁再也不想诉说。
洞庭湖边烟波荡漾,楚楼在风露中朦胧,
我愿化作那场霖雨,随风而去。
作者介绍:
张孝祥,字子容,号小隐,南宋诗人,以词著称。他的词风既有婉约之美,又融入了豪放的气质,常常表达对人生、爱情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张孝祥生活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国家多艰。他的作品往往反映了个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词表达了他对离别与相思的深刻体验。
这首《青玉案·红尘冉冉长安路》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开头的“红尘冉冉长安路”给人一种缓慢而又沉重的感觉,仿佛在诉说着人生旅途的漫长与艰辛。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唱彻阳关留不住”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阳关曲作为送别曲,带有浓厚的离愁之意。
“甘棠庭院,芰荷香渚”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同时也是思念的寄托。这里的庭院和水边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展示,更是情感的象征。诗人用“尽是相思处”来强调自己对所爱之人的深切思念,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和无奈。
后半部分的“万斛离愁休更诉”则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情绪,似乎在呼唤着离愁,却又无处倾诉。最后的“去作为霖雨”,则将情感升华至自然的层面,表达了诗人希望化作雨水,随风而逝的心境,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整首词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张孝祥对人生、离别和相思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相思的描绘,表现了对爱情执着的追求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红尘”主要指什么?
a) 自然景观
b) 世俗生活
c) 个人情感
“唱彻阳关留不住”中的“阳关”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一首送别曲
c) 一座山
诗人希望化作什么去随风而去?
a) 云
b) 雨
c) 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分析与学习,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张孝祥的这首《青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