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4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3:57
致政□□□□子
作者: 邓林 〔明代〕
致政归来两鬓霜,可堪哭子泪汪汪。
钟情政自悲王衍,无嗣真宜悯卜商。
问寝屏帷秋夜永,过庭踪迹雨苔荒。
劬劳未报生身德,想在泉台恨更长。
诗的意思是:
归来后,头发已白,满脸沧桑,能忍受这份悲伤,看着孩子流下泪水。对政事情有独钟,心中自感悲哀,想起王衍(指王充,因无子而感伤),无儿无女,真该同情卜商(卜商是个无儿无女的悲剧人物)。想问你,长夜漫漫,窗帘遮住了秋夜的宁静;庭前的足迹,被雨水打湿,留下了荒凉。辛苦一生,却未曾得到应有的报答,唯有在泉台(指阴间)怀恨更长。
作者介绍:
邓林,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主要以其诗歌作品而闻名。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抒情,关注社会人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浮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感慨,表现出对人生无常和家庭关系的深思。
这首诗以“致政”为引,开篇即点明了作者的身份和经历。两鬓霜白,暗示了岁月的无情与辛苦的付出。接着,诗人转向对亲情的思考,流下的泪水不仅是对逝去幸福的追忆,更是对自身处境的感叹。王衍和卜商的提及,映射了无子之痛,诗人在此通过典故传达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诗中“问寝屏帷秋夜永”的意象,传达了孤寂的心情,秋夜的漫长让人感受到一种无言的悲哀,似乎在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最后,诗人提到“劬劳未报”的感慨,更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与反思。
整首诗情感深邃,层次分明,既有对自身经历的反思,也有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表现了诗人对家国、个人未来的忧虑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无子、孤独、时间流逝的主题展开,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家庭和亲情的深切思考,展现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无嗣”指的是什么?
A. 有子
B. 无子
C. 有女
D. 无女
“致政归来两鬓霜”中的“霜”象征什么?
A. 年轻
B. 沧桑
C. 快乐
D. 失落
诗中提到的“卜商”是指?
A. 有子的人
B. 无子的人
C. 有女的人
D. 有家庭的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两首作品,可以看出相似的情感基调,但在主题上有所不同,邓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命运与社会的苦难。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