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池上书怀》

时间: 2025-05-04 03:21:46

诗句

野水寒冰上曲池,薄云斜日下疏篱。

黄蒿处处迷归路,沧海年年少故知。

北望朝廷非昔日,东来儿女更依谁。

老年拄杖犹无力,况是饥寒气血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1:46

原文展示:

池上书怀 袁凯 〔明代〕 野水寒冰上曲池,薄云斜日下疏篱。 黄蒿处处迷归路,沧海年年少故知。 北望朝廷非昔日,东来儿女更依谁。 老年拄杖犹无力,况是饥寒气血衰。

白话文翻译:

在野外的水池上,寒冰覆盖,曲池显得格外冷清。薄云遮日,斜阳透过稀疏的篱笆洒下。黄蒿丛生,处处让人迷失归路;岁月流逝,故友日渐稀少。向北望去,朝廷已非昔日模样;东来的儿女,又该依靠谁呢?年老体衰,拄杖行走尚且无力,更何况是饥寒交迫,气血衰弱。

注释:

  1. 野水:指野外的水池。
  2. 寒冰:寒冷天气下结成的冰。
  3. 曲池:弯曲的水池。
  4. 薄云:稀薄的云层。
  5. 斜日:斜阳,指太阳快要落山时的阳光。
  6. 疏篱:稀疏的篱笆。
  7. 黄蒿:一种野草,此处象征荒凉。
  8. 迷归路:迷失回家的路,比喻迷茫无助。
  9. 沧海:大海,此处比喻时间的流逝。
  10. 故知:旧友,老朋友。
  11. 朝廷:指中央政府。
  12. 非昔日:不再是过去的模样。
  13. 东来儿女:指从东方来的子女。
  14. 依谁:依靠谁。
  15. 老年:年老的时候。
  16. 拄杖:拄着拐杖。
  17. 无力:没有力气。
  18. 饥寒:饥饿和寒冷。
  19. 气血衰:体力和精神都衰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怀为主,表达了对时世变迁和个人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衰老的深切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故友稀少、朝廷变迁的忧虑,以及对老年无力、饥寒交迫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诗人晚年的孤独和无奈。诗中“野水寒冰上曲池”和“薄云斜日下疏篱”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而“黄蒿处处迷归路”和“沧海年年少故知”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故友稀少、时代变迁的感慨。最后两句“老年拄杖犹无力,况是饥寒气血衰”直接表达了诗人晚年的无力感和对生活的无奈,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野水寒冰上曲池”:描绘了野外水池上结冰的景象,寒冰覆盖,曲池显得冷清。
  2. “薄云斜日下疏篱”:薄云遮日,斜阳透过稀疏的篱笆洒下,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3. “黄蒿处处迷归路”:黄蒿丛生,处处让人迷失归路,比喻迷茫无助。
  4. “沧海年年少故知”:岁月流逝,故友日渐稀少,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
  5. “北望朝廷非昔日”:向北望去,朝廷已非昔日模样,表达了对时世变迁的感慨。
  6. “东来儿女更依谁”:东来的儿女,又该依靠谁呢?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
  7. “老年拄杖犹无力”:年老体衰,拄杖行走尚且无力,表达了对衰老的无奈。
  8. “况是饥寒气血衰”:更何况是饥寒交迫,气血衰弱,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

修辞手法:

  1. 比喻:“黄蒿处处迷归路”中,黄蒿比喻荒凉,迷归路比喻迷茫无助。
  2. 拟人:“薄云斜日下疏篱”中,薄云和斜日被赋予了动态,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3. 对仗:“野水寒冰上曲池,薄云斜日下疏篱”中,上下句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衰老的深切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境遇的抒发,诗人表达了对故友稀少、朝廷变迁的忧虑,以及对老年无力、饥寒交迫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野水寒冰:象征着冷清和孤寂。
  2. 薄云斜日:象征着凄凉和无奈。
  3. 黄蒿:象征着荒凉和迷茫。
  4. 沧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故友的稀少。
  5. 朝廷:象征着时代的变迁。
  6. 老年拄杖:象征着衰老和无力。
  7. 饥寒气血衰:象征着生活的困苦和身体的衰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黄蒿处处迷归路”中的“黄蒿”象征着什么? A. 荒凉 B. 繁荣 C. 希望
  2. 诗中“沧海年年少故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时间的流逝 B. 故友的增多 C. 朝廷的繁荣
  3. 诗中“老年拄杖犹无力”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无奈? A. 衰老 B. 年轻 C. 健康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登高》: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境遇的感慨。
  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故友的怀念。

诗词对比:

  1. 杜甫《登高》与袁凯《池上书怀》: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境遇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加激昂,而袁凯的诗更加凄凉。
  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与袁凯《池上书怀》: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故友的怀念,但白居易的诗更加深情,而袁凯的诗更加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全唐诗》:收录了唐代诗人的诗作,可以找到杜甫和白居易的诗作。
  2. 《全宋诗》:收录了宋代诗人的诗作,可以找到苏轼和辛弃疾的诗作。
  3. 《全明诗》:收录了明代诗人的诗作,可以找到袁凯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幽居记今昔事十首以诗书从宿好林园无俗情为韵 其七 书感 散怀 句 其八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月下作 後杂兴 秋懹 江月晃重山 秋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肩摩袂接 雨字头的字 白字旁的字 包含县的词语有哪些 泰山可倚 首字旁的字 搠笔巡街 万事皆休 健美运动 世掌丝纶 车字旁的字 一饥两饱 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庆廉 蹶张士 提手旁的字 皛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