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五老韩尊师》

时间: 2025-05-02 22:16:36

诗句

有客斋心事玉晨,对山须鬓绿无尘。

住山道士年如鹤,应识当时五老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16:36

赠五老韩尊师

作者: 赵嘏 〔唐代〕


原文展示:

有客斋心事玉晨,对山须鬓绿无尘。
住山道士年如鹤,应识当时五老人。


白话文翻译:

有位客人在书斋里,心事如同晨曦般清澈;
面对高山,须发如霜,清淡无尘。
住在山中的道士,年纪宛如白鹤,
应该认识那时的五位老人。


注释:

  • 有客:指来访的人。
  • :书斋,指读书和写作的地方。
  • 心事:内心的思虑或忧愁。
  • 玉晨:晨光,清澈而美好的光景。
  • 须鬓:指白发和鬓发。
  • 无尘:清净无污。
  • 住山:居住在山中。
  • 道士:修道之人。
  • 年如鹤:形容人年纪很大,像白鹤一样高寿。
  • 五老人:指的是道教传说中的五位长生不老的神仙。

典故解析:

“五老人”出自道教文化,指的是五位长生不老的仙人,象征着长寿与智慧,表达人们对高寿和长生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嘏(约 667—740),字子美,号景阳,唐代著名诗人。他以风雅的诗风和清新的意境著称,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和人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赵嘏的晚年,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崇敬和对长寿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开头通过“有客”引入,仿佛是对客人的问候,传递出一种温暖与关怀。接着,诗人以“心事玉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晨光的清澈映衬出内心的明朗。在描写“对山须鬓绿无尘”时,诗人则通过对道士的描述,传达出一种无拘无束、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仿佛道士的生活与世无争,是一种理想的存在。

诗的最后一句“应识当时五老人”,更是点睛之笔,蕴含了对长生不老的希冀,以及对道教文化的深刻敬仰。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从个人的内心到对自然的感受,再到对理想境界的追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及对道教哲理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有客斋心事玉晨:客人来到书斋,内心的思虑如晨光般清晰。
    • 对山须鬓绿无尘:面对高山,白发如霜,显得清净而淡泊。
    • 住山道士年如鹤:住在山中的道士,年纪如同长寿的白鹤。
    • 应识当时五老人:道士应该认识当时的五位长寿老人。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清晨比作“玉晨”,形象生动。
    • 对仗:如“须鬓绿无尘”与“年如鹤”形成对比,增强诗意。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长生不老的渴求,蕴含了浓厚的道教文化气息。


意象分析:

  • :象征清新与希望。
  • :代表高远与宁静。
  • 道士:象征智慧和超然的生活态度。
  • 五老人:象征长寿与理想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有客”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自己
    • B) 来访的人
    • C) 道士
    • D) 五老人
  2. “年如鹤”中“鹤”象征什么?

    • A) 年轻
    • B) 长寿
    • C) 幸福
    • D) 知识
  3. 诗中“心事玉晨”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是什么?

    • A) 忧愁
    • B) 清澈明朗
    • C) 厌世
    • D) 迷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赵嘏的《赠五老韩尊师》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高洁生活的向往,但赵嘏更侧重于道教哲学,王维则融合了佛教元素。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残句:琳瑯触目路人惊 圣柬将寓于卫行乞食于齐有可怜之色再次韵感 读晋史 离亭燕/离亭宴 再和寄蓝六 戏赠王晦之 秋声轩 观世音赞六首 题惠崇画扇 戏赠高述六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逆天暴物 音字旁的字 神坛 讯刺 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革命创制 力字旁的字 耳刀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包含曜的词语有哪些 计较锱铢 倍世 要塞 厄字旁的字 总而言之 龙盘凤翥 否开头的成语 默默不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