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4:14
万里无人见,众情难与论。
思君常入梦,同鹊屡惊魂。
孤寝红罗帐,双啼玉箸痕。
妾心甘自保,岂复暂忘恩。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寂静的环境中,思念远方情人的深切感受。诗中提到“万里无人见”,表明身处无人之地,心中孤独无依。之后提到对情人的思念常常在梦中浮现,每次惊醒都像是被夜鹊惊扰。诗人描绘了孤寂的睡眠环境和双啼的玉箸痕迹,暗示着对过去的追忆。最后一句则表达了尽管生活艰难,自己仍甘愿守护这份情感,绝不轻易忘记曾经的恩情。
赵嘏,字子元,号岚风,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擅长咏怀抒情,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情感与自然。
《杂曲歌辞·昔昔盐》是在赵嘏的生活中,因对情人的思念而产生的作品。此时唐代社会繁华,诗人虽身处繁华之地,却因思念而感到孤独。诗中表达了对情感的执着和对昔日恩情的铭记。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开篇“万里无人见,众情难与论”,直接揭示了诗人所处的孤独环境和无可倾诉的心情,引人入胜。接下来的“思君常入梦,同鹊屡惊魂”,诗人巧妙地运用夜鹊这一意象,既象征着思念的痛苦,也表现了梦境与现实的交错。诗中“孤寝红罗帐”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夜晚,红色的罗帐既是温暖的象征,也暗示着孤独的无奈与寂寥。
随着诗歌的深入,情感愈加浓烈。“双啼玉箸痕”则引入了悲伤的音符,强调了夜晚的静谧与内心的苦楚。最后一句“妾心甘自保,岂复暂忘恩”则表明了诗人对情感的坚定态度,尽管生活中充满艰难,依然愿意守护这份深情,这种执着和坚守让整首诗更具情感深度和厚度。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与孤独感,尽管生活中有诸多困难,诗人依然愿意守护对情人的思念与感激,展现出深厚的情感与坚定的信念。
诗中提到的“万里无人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思君常入梦”中“君”指的是?
诗人用“同鹊屡惊魂”来表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