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8:51
寄裴澜 作者:赵嘏 〔唐代〕
绮云初堕亭亭月,
锦席惟横滟滟波。
宋玉逢秋正高卧,
一篇吟尽奈情何。
初秋的夜空中,绮丽的云彩刚刚散落,明亮的月亮高挂。华美的锦席之上,波光粼粼,仿佛在荡漾着水波。宋玉在这个秋天正躺在床上,吟诵着诗篇,但心中对情感的无奈却难以释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赵嘏(约 663-730),字子美,号阳春,唐代诗人,曾任翰林学士。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文景观,情感细腻。本诗作于他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盛世,诗人通过描写初秋的景象,寄托对友人的思念。诗中结合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展现了一种深邃的情感状态。
《寄裴澜》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古诗。整首诗通过描写初秋的夜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开头两句“绮云初堕亭亭月,锦席惟横滟滟波”描绘了一个清冷而美丽的夜晚,云彩和月亮的交织,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金色的月光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映衬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第三句“宋玉逢秋正高卧”引入了历史人物宋玉,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人物相结合,表达了一种对秋天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宋玉在高卧中吟诗,正是对生活安逸的追求,但在此时却感到情感的无奈与孤寂。最后一句“一篇吟尽奈情何”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通过吟诵诗篇来抒发情感,但最终却无奈地感到无以自释,揭示了对友人的思念和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用词精炼,意象丰富,情感细腻,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人物的结合,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于情感的细腻刻画和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赵嘏的《寄裴澜》是写给谁的诗?
填空题:诗中提到“绮云初堕____月”,填入正确的词。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宋玉是战国时期的诗人。(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寄裴澜》和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两者都在描写月夜,但赵嘏更侧重于对友人的思念,而李白则是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自饮自乐。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诗人风格和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唐诗及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