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8:11
暮秋独游曲江
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
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
怅望江头江水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曲江游玩时的情感。诗人通过荷叶的生长与枯萎,表达了春日的惆怅与秋日的悲凉。尽管身处此地,自己的情感却依然深厚,因而在江边凝望,听着江水的声音,内心感到无比惆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爱情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晚秋,诗人独自游玩曲江,可能因个人情感遭遇而感到孤独,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惆怅。
《暮秋独游曲江》是李商隐在秋天独游时创作的一首诗,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情感的深刻思考。全诗通过荷叶的生长与枯萎,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秋天的凋零,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春天的荷叶象征着希望与恋慕,而秋季的凋零则带来失落与惆怅。诗人深知即使身处美丽的自然之中,内心的情感依然长存,无法释怀。最后一句“怅望江头江水声”,更是点明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叹。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李商隐作为一位诗人对情感的敏锐捕捉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纠结展开,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过往情感的眷恋。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荷叶生时”意指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凋零
C. 夏天的繁茂
诗人对“江水声”的感受是?
A. 喜悦
B. 悲伤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商隐与杜甫的作品均表现了对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但李商隐的诗歌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苦难与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