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6:46
剑吼空山鹤梦寒,
聂仙夜访碧云冠。
两山拔起烟尘外,
一壑归来天地宽。
月满石坛朝斗罢,
云眠竹所乞诗刊。
松花落尽不知晓,
留得残碑与世看。
这首诗描绘了空山中剑鸣的声音如同寒冷的鹤梦,而聂仙在夜晚拜访了碧云冠。两座山在烟尘之外高耸而立,一条峡谷归来时,天地显得宽广。月亮在石坛上圆满,晨斗结束后,云在竹子上安眠,期盼着诗的传播。松花落尽时已然不知,而只留下残碑供后人观赏。
方岳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入自然元素,表现出一种对于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谢管辖挽诗》是在方岳得知某位管辖的去世后所作,意在表达对其的哀悼之情。诗中多用自然景象寄托情感,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意。开篇“剑吼空山鹤梦寒”,以剑声引入,生动描绘出一种孤寂而又肃杀的氛围,同时也暗含了对逝者的怀念,仿佛他在这空山之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聂仙夜访碧云冠”则进一步提升了诗的意境,聂仙的拜访不仅是对逝者的理想化赞美,也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交融与和谐。
诗中“两山拔起烟尘外,一壑归来天地宽”展现了自然的雄伟与壮丽,象征着诗人在面对死亡时,仍能找到归属与宽广的胸怀。接下来的“月满石坛朝斗罢,云眠竹所乞诗刊”则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象,诗人在此刻感受到诗歌的力量,仿佛在向逝去的朋友寄托着无限的思念。
结尾部分“松花落尽不知晓,留得残碑与世看”则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希望逝者的精神与成就能够长存于世的愿望。整首诗在形式上工整、音韵和谐,情感真挚,深刻地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逝者的哀悼与思念,同时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与死亡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剑吼空山鹤梦寒”中,“鹤”象征什么?
A. 寒冷
B. 长寿与高洁
C. 力量
诗中提到的“聂仙”是谁的象征?
A. 普通人
B. 神仙或高洁的人物
C. 战士
“松花落尽不知晓”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生命的无常
B. 高兴
C. 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