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7:20
山城无处着鳌头,与客相携汗漫游。
六月亦寒空翠合,一溪不尽夕阳流。
有蔬笋气诗逾好,无绮罗人山更幽。
白雪翻匙秋已逝,洗吾老瓦起相酬。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山城的景象。在这片山城中,竟然没有地方可以称得上“鳌头”,与朋友一起漫游,汗水淋漓。六月份的天气依然寒冷,青翠的山水互相交融,一条小溪里夕阳的余辉不断流淌。这里的蔬菜和竹笋的气息让诗歌更加美好,没有华美的衣服,反而让山野更显幽静。白雪已然融化,秋天已经过去,我把那些旧瓦洗净,与朋友再次相聚。
作者介绍:方岳,宋代著名诗人,字子纯,号松壑,擅长诗歌,尤其是山水田园诗。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方岳与友人游山玩水之际,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文人常常借游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见解,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这首《熙春台用戴式之韵》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山城游玩的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惜。诗的开头“山城无处着鳌头”便传达出一种无处可称的谦逊,表明诗人不追求名利,反而注重与友人共享悠闲的时光。接下来的“六月亦寒空翠合”,则通过对天气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凉的氛围,使人感受到自然的独特魅力。
诗中提到的“有蔬笋气诗逾好,无绮罗人山更幽”,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同时也隐含了对物质追求的否定,强调了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内心的宁静。在最后两句中,白雪的融化象征着季节的更替,诗人通过洗净旧瓦来重新聚会,展现了对友谊的期待和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细致的情感表达,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友谊的深刻理解,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和友谊,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泊、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鳌头”指的是什么?
A. 风景
B. 名望或地位
C. 朋友
D. 自然
“六月亦寒空翠合”中“寒”字的作用是什么?
A. 描述天气
B. 表达季节变化
C. 形容情感
D. 强调幽静
诗人通过“洗吾老瓦起相酬”表达了什么?
A. 对旧物的怀念
B. 对友谊的珍视
C. 对自然的向往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