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2:09
《行田》
作者: 方岳 〔宋代〕
屋头乌柏午阴密,
牛与牧童相对眠。
不是官中催税急,
十年前已学耕田。
在房屋旁的乌柏树下,午后的阴影显得格外浓密,牛和牧童安静地相对而卧。并不是因为官府催税的急迫,早在十年前我就已经学会了耕作。
诗中提到的“官中催税”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民的压迫,说明了农民在生计与官府之间的矛盾。十年前学会耕田则隐喻了农民早已适应了这种生活。
方岳(生卒年不详),字季真,号逸云,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描写田园生活和农民的辛劳。方岳的诗风清新自然,贴近生活,反映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农田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田园景象,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关注与同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
《行田》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作,方岳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致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开篇以“屋头乌柏午阴密”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午后,乌柏树下浓密的阴影不仅为牛和牧童提供了遮蔽,更象征着一种安全和舒适的生活状态。接着,诗人以“牛与牧童相对眠”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牧童与牛之间的安眠,传达出一种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
然而,随着“不是官中催税急”一句的出现,诗歌的情感基调开始转向。这里不仅仅是对现实的反思,还隐含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与理解。诗人强调,早在十年前就已学会耕田,暗示农民的辛勤与无奈。尽管生活艰辛,但他们依旧在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展现出一种坚韧和乐观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比,传达了对农民生活的思考,既有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又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处境的深刻理解。
诗歌反映了对农民生活的关注,既表达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也揭示了现实的压迫与无奈。整体情感基调既有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也有对农民困境的深刻思考。
诗中的“乌柏”指的是哪种树?
诗中提到的“牛与牧童相对眠”表现了什么?
“十年前已学耕田”这句主要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