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5:27
赠张员外儿
张公一子才三岁,
闻客吟声便出来。
唤物舌头犹未稳,
诵诗心孔迥然开。
天生便是成家庆,
年长终为间世才。
月里桂枝知有分,
不劳诸丈作梯媒。
张公的儿子才三岁,
听到客人吟唱的声音便跑了出来。
叫唤的声音舌头还不太灵活,
但是诵读诗句时心中却异常开朗。
他天生就是个值得庆贺的人,
长大后一定会成为世间的才俊。
月亮下的桂树早已知道它的命运,
不需要那些媒人来搭桥牵线。
杜荀鹤(约835年-约910年),唐代诗人,字少游,号荀鹤。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情为主,尤其擅长描绘儿童的纯真与自然的美好。
这首诗作于杜荀鹤与张员外交往时,表达了对张员外幼子天赋的赞赏,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诗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渴求和对孩子成长的关注。
杜荀鹤的《赠张员外儿》是一首充满童趣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张员外幼子纯真无邪的赞美。诗中通过描绘三岁小孩的可爱形象,表现出对其未来的美好期许。开篇直接点明张公的儿子年幼,随即描绘了他听到吟声的天真反应,展现了孩子对艺术的敏感。接下来的“唤物舌头犹未稳”,形象地刻画了小孩语言发展的初期阶段,但“诵诗心孔迥然开”则展示了他的心灵深处对诗歌的理解与感悟,揭示了天赋的早熟。
整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更进一步,表达了对小孩未来成才的期望。诗中提到“小孩天生便是成家庆”,不仅是对家庭的祝福,也是对社会的期待,暗示着长大后他将成为栋梁之才。最后的“月里桂枝知有分,不劳诸丈作梯媒”,以优美的意象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与张员外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孩子未来美好命运的祝福。
整首诗通过对幼儿的描写,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对人才的期盼与珍视。诗人用孩童的天真与纯洁,反映出社会对希望的渴望。
杜荀鹤的《赠张员外儿》主要赞美的是谁?
诗中提到“月里桂枝知有分”,桂枝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