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静川野桃花下独酌因简同年冯中允》

时间: 2025-05-02 01:44:08

诗句

野桃无主满山隈,迁客携觞独自来。

尽日馨香留我醉,每春颜色为谁开。

枝穿绿竹浑疑画,片落丹河去不回。

待约同年一攀折,便如刘阮到天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4:08

原文展示:

南静川野桃花下独酌因简同年冯中允
(王禹偁)

野桃无主满山隈,
迁客携觞独自来。
尽日馨香留我醉,
每春颜色为谁开。
枝穿绿竹浑疑画,
片落丹河去不回。
待约同年一攀折,
便如刘阮到天台。


白话文翻译:

在无人看管的山野桃花下,我独自来到这里,带着酒杯。整天被芬芳的花香陶醉,每年春天的美丽又是为谁而盛开呢?桃花的枝条穿透了绿色的竹子,恍惚间像是一幅画;花瓣随风飘落,悄然无声地飘向了丹河,永远不再回来。等待约定的友人一同前来折花,就如同刘阮二人相聚于天台山一样。


注释:

  • 迁客:指在外漂泊的客人,暗喻诗人自己的人生境遇。
  • 携觞:携带酒杯,表示饮酒作乐。
  • 馨香:指花香,形容桃花的芬芳。
  • 丹河:这里指的是红色的河流,用于比喻花瓣的颜色。
  • 刘阮:刘阮指的是刘伶和阮籍,二人都是著名的饮酒诗人,以洒脱和放纵著称,常被用来象征饮酒作乐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禹偁(1048年-1115年),字子昻,号无闷,宋代诗人,曾任官员,晚年隐居,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王禹偁流寓南静川时期,因其身处异乡,内心感到孤独,因此以桃花为寄托,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桃花的盛开与春天的到来,使他不禁感慨生命的流逝与短暂。


诗歌鉴赏:

王禹偁的《南静川野桃花下独酌因简同年冯中允》是一首充满抒情与哲思的诗作。诗人在春日桃花盛开的山野中独自饮酒,展现了一种孤独而又愉悦的心境。诗的开头两句“野桃无主满山隈,迁客携觞独自来”便道出了诗人的孤独与游子心情,桃花的无主状态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接着,诗人感受到桃花的芬芳,醉意渐浓,显示出他对美的欣赏与陶醉。“尽日馨香留我醉,每春颜色为谁开”,在享受美好花景的同时,他又不禁思考:这些花朵的绽放究竟是为谁而开,是否有人与他共享这份美好。此时,诗人的内心显得更加孤独。

“枝穿绿竹浑疑画,片落丹河去不回”,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之美,竹与桃的交融让人有如身处画境。而花瓣的落下则象征着美好的事物终将逝去,令人感伤。

最后两句“待约同年一攀折,便如刘阮到天台”,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与渴望,借用刘阮的典故,传达出一种洒脱与豁达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对桃花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对人生、友谊与自然的深刻思考,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野桃无主满山隈:无人管理的桃花遍布山间,表现出一种自然的生机与美。
  2. 迁客携觞独自来:漂泊的客人带着酒杯,暗示作者的孤独与流浪。
  3. 尽日馨香留我醉:整天沉醉于花香之中,表现出对美好瞬间的陶醉。
  4. 每春颜色为谁开:春天的花朵开给谁看,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思索与感慨。
  5. 枝穿绿竹浑疑画:桃花枝条穿过绿色的竹子,似乎是一幅美丽的画。
  6. 片落丹河去不回:花瓣飘落,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一去不返。
  7. 待约同年一攀折:期待与友人一起去采摘花朵,表现出对友谊的向往。
  8. 便如刘阮到天台:暗指与友人一同享受美好时光,借用历史典故增添了诗的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桃花与画作相提并论,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花开与颜色的表现,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尽日馨香留我醉”和“每春颜色为谁开”,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桃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体现了对自由与洒脱生活的向往。诗人以桃花为媒介,探索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桃花:象征着春天与美好,代表着生命的短暂与易逝。
  2. 竹子:象征着坚韧与清雅,与桃花形成鲜明对比。
  3. :象征着欢愉与放纵,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4. 丹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不可挽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迁客”指的是: A. 在外漂泊的人
    B. 住在山中的人
    C. 城市中的人
    D. 自然中的人

  2. “便如刘阮到天台”中的刘阮指的是: A. 诗人的朋友
    B. 历史上的酒友
    C. 两位著名的诗人
    D. 神话中的人物

  3. 诗中提到的“丹河”象征着: A. 友谊
    B. 时间的流逝
    C. 美好的回忆
    D. 大自然的美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描写春天与生命的主题。
  • 《静夜思》(李白):对孤独与思乡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王禹偁 vs. 杜甫:王禹偁的诗更侧重于自然的描写与个人感受,而杜甫的诗则更注重社会现实与历史的反思。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对生活的不同切入点,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写作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禹偁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沁园春 让岳少保轻易班师 沁园春·奏捷淮堧 沁园春 题陈其年乌丝词 沁园春 列宁墓前作,一九五六年 沁园春 其一 即事 沁园春·皂盖朱幡 沁园春 其二 想想园为坦夫题 沁园春 游孤山寺寄姜中丞 沁园春 代髭问答 沁园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筲袋 人字头的字 凶欲 刺结尾的成语 卝字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听阈 包含帛的词语有哪些 洪润 不惭屋漏 以身作则 饮冰食蘖 包含窒的词语有哪些 皿字底的字 全躯保妻子 得未尝有 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弓字旁的字 雪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