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3:14
解佩令 早春听云居寺僧弹琴
作者: 徐釚 (清代)
东风吹鬓,韶光暗去,
怕难支羁怀情绪。
自听沙弥拂玉轸,
缭垣低处。
恍潇湘泪啼姚女。
灞亭秋老,枫江雁叫,
入清商弹来如许。
飒飒凄凉小窗下,
浑疑烟雨。
问梅花此情谁诉。
东风轻轻吹拂着我的鬓发,春天的美好时光悄然流逝,
我心中难以抑制对故乡的思念。
自从听到沙弥轻抚琴弦的声音,
在低矮的围墙旁,
恍惚中想起了潇湘的泪水,仿佛是姚女在哭泣。
灞亭的秋天已显得苍老,枫江上雁鸣声声,
清商的乐曲传来,宛如这一切。
小窗外风声飒飒,凄凉悽切,
仿佛让我怀疑外面是烟雨迷蒙。
我问梅花,这份情思又该向谁诉说?
徐釚,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人情世态和自然景色。他的诗风细腻而富有情感,常通过音乐和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情感。
此诗写于早春,作者在云居寺听到僧人弹琴时,因春风的吹拂和琴音的缭绕,引发了对故乡和往事的思念。
《解佩令 早春听云居寺僧弹琴》是一首充满抒情和思考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在早春时节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以“东风吹鬓”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春风的轻柔和时光的易逝,随之而来的惆怅感即刻传递给读者。作者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事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词中提到的沙弥弹琴,象征着一种清雅的生活状态,琴音如水,轻轻流淌,唤起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通过“潇湘泪啼姚女”的意象,作者表达了对文学典故的引用,进一步加强了对美好而又凄凉的情感的渲染。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尤其是“飒飒凄凉小窗下,浑疑烟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愁苦的意境。最后以“问梅花此情谁诉”结束,留给读者深思的余地,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处诉说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音乐的结合,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内心孤独的情感,体现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
诗中提到的“沙弥”指的是谁?
“飒飒凄凉”描绘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
诗中提到的“潇湘”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