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2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9:36
采桑子 舟夜杂忆寄闺人
作者: 周星誉 〔清代〕
一更抵死催侬去,才别湘屏。
又上吴舲。摇过垂虹却四更。
掩蓬卧听松陵雨,熨遍罗衾。
不放天明。愁要寻人梦避人。
夜更深了,催促你离去,刚刚告别湘屏。
又登上了吴舸,摇摇荡荡穿过垂虹,已经是四更了。
掩上被子卧听松陵的雨声,熨平了罗衾。
不让天明来临,愁苦地想寻人,却又在梦中躲避。
作者介绍:周星誉,清代诗人,生于江南,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情世态,常寄情于景。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源于诗人对远方闺人的思念,在舟行之夜,借雨声和夜色抒发离愁,反映出清代文人对情感的细腻表现。
这首《采桑子 舟夜杂忆寄闺人》通过诗人舟夜的独处,引发了深沉的思念情感。诗的开头,"一更抵死催侬去",表明夜深时分,催促离别的感觉让人心如刀割,表现了对离别的无奈与哀愁。接着提到“才别湘屏”,说明离别刚刚发生,情感仍在回荡。
“又上吴舲”一句,诗人转而描述在船上的情景,暗示了他与故乡的连接,同时“摇过垂虹却四更”,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变换结合在一起,展现了孤舟在夜色中的游离,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漂泊。
“掩蓬卧听松陵雨”的描写极具画面感,雨声在夜晚的宁静中显得格外清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凄凉的氛围,令人不禁联想到思念的愁苦和对往昔的回忆。最后,“不放天明。愁要寻人梦避人”,展现了诗人对明日的恐惧与对闺人深切的思念,以梦境的逃避暗示着现实的无奈和无尽的愁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清代诗人对情感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艺术表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爱人的愁苦,体现了清代文人细腻的情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湘屏”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吴舲”是指什么?
“不放天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