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3:29
《采桑子 夜归》
轻云淡月朦胧地,乍转东风。
寒意重重,满路灯花不肯红。
小车遥夜临郊陌,直少人踪。
寂寞阑空,多少楼台梦正浓。
夜晚归来的时候,轻薄的云和恍惚的月光交织在一起,微微的东风忽然吹来。寒意浓重,路边的灯光却显得不愿意绽放红色。小车在夜色中驶向郊外,周围几乎没有人影。寂静的阑干旁,多少梦中楼台的景象依然清晰而浓烈。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阑空”一词可以联想到古代园林中的栏杆,常用作分隔空间,象征着人与外界的隔离与内心的孤独。
袁克文,清代诗人,字士杰,号青松,晚号韵泉,擅长词、诗,风格多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情感的真挚表达。
《采桑子 夜归》创作于清代,可能是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归途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思绪。社会环境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使得诗人的作品更加深刻而富有内涵。
《采桑子 夜归》是一首描绘夜归情景的词作,通篇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开篇以“轻云淡月”引入,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梦幻的夜景,仿佛一切都在轻轻摇曳,令人神往。接着,寒冷的气息随之袭来,作者巧妙地将环境与情感相结合,寒意不仅是自然的反映,更是心境的写照。
随着小车的行驶,孤独感愈加明显,周围的冷清与少人影相映成趣,展现了人们在繁忙生活中的孤独与疏离。最后一句“多少楼台梦正浓”,则是将内心的思绪与梦境的幻想结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词在细腻的描绘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使人感同身受。
“轻云淡月朦胧地,乍转东风。”
“寒意重重,满路灯花不肯红。”
“小车遥夜临郊陌,直少人踪。”
“寂寞阑空,多少楼台梦正浓。”
整首诗展现了夜归时的孤独与思考,寓意着人们在生活中的疲惫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通过描绘自然与内心的共鸣,表达了对人生的思索。
诗中提到的“寒意重重”是指什么?
A. 温暖的气息
B. 寒冷的感觉
C. 清新的风
“小车遥夜临郊陌”中“遥夜”指的是什么?
A. 夜晚的遥远感
B. 车的速度很快
C. 白天的景象
诗中“多少楼台梦正浓”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现实的满足
B. 对美好往事的怀念
C. 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