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2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26:11
采桑子
作者: 顾随
重来携酒高歌地,依旧飞沙。
依旧啼鸦。
绕遍湖堤不见花。
惯经作客凄凉味,便不思家。
争奈天涯。
醉卧醒来日又斜。
诗人再次来到此地,手中举着酒杯高歌,然而眼前依旧是飞扬的沙尘,耳边依旧是乌鸦的啼鸣。环绕着湖堤走了一圈,竟然找不到一朵花。习惯了作为客人而品味的凄凉滋味,心中便不再思念故乡。无奈于天涯海角,醉卧在此,醒来时日光又已倾斜。
作者介绍: 顾随(1898-1982),字国华,号天风,近代著名诗人、学者。他的诗风多样,既有古典的韵味,也融入了现代的元素。顾随深受古典文化熏陶,其作品常常反映出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融。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顾随晚年,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境遇的变迁之时。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正是他在复杂社会背景下,心灵挣扎的真实写照。
《采桑子》以其独特的情感和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诗的开篇,诗人手执酒杯,意欲高歌,却被眼前的飞沙与啼鸦所打断。这种对比,逐渐渗透出一种失落的情绪,面对自然的荒凉与孤寂,诗人内心的挣扎愈发显得沉重。
接着,诗人环湖而行,却发现湖堤上竟然没有一朵花。这一意象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失望与无奈。作为“作客”的他,虽然身处异乡,心却早已被凄凉的滋味所占据。在这种情感的重压下,诗人不再思念家乡,而是被天涯的无奈所困扰。
而“醉卧醒来日又斜”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醉酒后的沉睡仿佛是对现实的逃避,但当清醒时,日头已斜,现实依旧无情。这种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重叠,在诗中形成了一种流动的美感,使得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愈加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孤独与无奈的深刻认知。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内心的情感世界,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词测试:
《采桑子》的作者是谁?
A. 顾随
B. 李白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飞沙”象征什么?
A. 美好
B. 荒凉
C. 快乐
诗人“醉卧醒来日又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对故乡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