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采桑子 其二》

时间: 2025-05-04 05:26:12

诗句

宵声并向宵来听,清是钟声。

和是箫声。

一样宫商两样声。

秋声分向秋来听,哀是蛩声。

怨是蝉声。

两样心肠一样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26:12

原文展示:

宵声并向宵来听,清是钟声。
和是箫声。一样宫商两样声。
秋声分向秋来听,哀是蛩声。
怨是蝉声。两样心肠一样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和秋天的声音。夜晚的声音有清脆的钟声和悠扬的箫声,展现出不同的音调。秋天的声音则包含了悲哀的蛩声和怨恨的蝉声,反映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注释:

  • 宵声:夜晚的声音。
  • 钟声:寺庙中敲响的钟声,清脆而悠远。
  • 箫声:用箫演奏的音乐,柔和而哀婉。
  • 宫商:指音乐的音调,宫为主音,商为副音。
  • 蛩声:指蟋蟀的叫声,通常带有悲凉的意境。
  • 蝉声:蝉鸣声,常与夏季和孤独感相关。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钟声”、“箫声”以及“蛩声”、“蝉声”,均是中国古典音乐和文化中常用的意象,代表了特定的情感和季节感受,传递出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俞樾(1821-1897),字宗德,号笠园,清代诗人、学者。他以诗词、散文见长,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象及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表达了诗人对夜晚和秋天的感受,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采桑子 其二》以音声为主题,通过夜晚和秋天的声音表现出诗人的情感。夜晚的钟声和箫声代表了宁静与和谐,而秋天的蛩声与蝉声则渗透着一丝凄凉与愁苦。诗人在对比中展现了自然声音的多样性,揭示了人心的复杂。音声的细腻描写,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夜的静谧和秋的萧瑟,带来一种深沉的情感共鸣。诗中巧妙地运用对仗和音乐的音韵,增强了作品的韵律感,带给读者一种听觉上的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宵声并向宵来听”:夜晚的声音呼唤着人们倾听。
    • “清是钟声。和是箫声。”:钟声清脆,箫声和谐,展现出两种不同的音乐风格。
    • “秋声分向秋来听”:秋天的声音同样值得倾听。
    • “哀是蛩声。怨是蝉声。”:蛩声带着哀伤,蝉声则表达了怨恨,二者都反映出内心的情感。
    • “两样心肠一样声。”:尽管声音不同,但它们都传递着人心中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清是钟声,和是箫声”,形成对比,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将音声与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夜晚和秋天的声音,探讨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

意象分析:

  • 夜晚:象征宁静与思考的时刻。
  • 秋天:代表着成熟与凋零,常引发人们的反思和感伤。
  • 钟声与箫声:分别代表清晰的思考与内心的柔情。
  • 蛩声与蝉声:分别象征着悲哀与怨恨,反映了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夜晚声音有哪些?

    • A. 风声
    • B. 钟声和箫声
    • C. 雨声
  2. 秋天的声音中,哪种声音带有哀伤的情感?

    • A. 蛩声
    • B. 鸟声
    • C. 风声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通过夜晚的氛围表达思乡之情,与《采桑子 其二》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杜甫更为直接地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俞樾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生查子 生查子 元月十五作 生查子 为人题矶头闲立小影 生查子 生查子 其二 款残红 生查子 生查子 云中作 生查子四首 其四 生查子 生查子 春暮王子山小游纪意用“海”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夕字旁的字 家结尾的成语 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一湾死水 尣字旁的字 艮字旁的字 军市 衣字旁的字 张太雷 爆料 人才辈出 包含稔的成语 乛字旁的字 方正 蛇头蝎尾 鸾耦 空谷足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