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水调歌头·问讯中秋月》

时间: 2025-05-09 00:16:30

诗句

问讯中秋月,瞥见一眉弯。

婆娑桂影,今年又向桂林看。

蓬天桑弧初度,罗带玉簪旧识,俯仰十年间。

记得老坡语,颓景薄西山。

碧虚人,应笑我,已苍颜。

岁寒耿耿,不改惟有寸心丹。

目断风涛万里,梦绕烟霞一壑,老矣甚时闲。

不愿酒泉郡,愿入玉门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6:30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问讯中秋月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问讯中秋月,瞥见一眉弯。
婆娑桂影,今年又向桂林看。
蓬天桑弧初度,罗带玉簪旧识,
俯仰十年间。
记得老坡语,颓景薄西山。
碧虚人,应笑我,已苍颜。
岁寒耿耿,不改惟有寸心丹。
目断风涛万里,梦绕烟霞一壑,
老矣甚时闲。
不愿酒泉郡,愿入玉门关。


白话文翻译:

询问中秋的明月,我瞥见它如弯眉般的身影。
随着桂花的影子摇曳,今年又将目光投向桂林。
在蓬莱的天空下,桑弧初度,罗带和玉簪是旧时的朋友,
回首十年时光,感慨万千。
记得老朋友的言语,沧桑的景色已隐约在西山。
在碧蓝的天空下,或许人们会笑我,已是苍老的容颜。
岁月如寒冬般冷清,但我心中始终不变的是那一寸丹心。
目光穿越万里风浪,梦中萦绕着烟霞的山谷,
我已老去,何时才能闲适呢?
我不愿留恋酒泉郡,只愿入玉门关。


注释:

  • 问讯:询问。
  • 中秋月:中秋之夜的明月,象征团圆。
  • 婆娑:形容摇曳的样子。
  • 桂影:指桂花树的影子。
  • 蓬天:形容空阔的天空。
  • 桑弧:古代的弓,象征着旧时的朋友。
  • 罗带玉簪:象征女性的美丽与旧识。
  • 颓景:衰败的景象。
  • 碧虚人:应该是指无所事事的人。
  • 寸心丹:指内心的赤诚与忠贞。

典故解析:

  • 老坡语:可能指的是与老朋友的交谈,反映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感慨。
  • 玉门关:历史上著名的关口,象征着出入和远行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约1045-1100),字元礼,号青山,南宋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中秋佳节,表达诗人对明月的思念,对往事的追忆,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问讯中秋月》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词作。李曾伯以中秋明月为引子,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往昔的怀念。诗中提到的“桂影”与“中秋月”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寄托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念。在十年的光阴中,诗人既感慨往昔,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与不安,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其间,诗人提到“碧虚人”应笑他苍老的容颜,言外之意是对时间的无情感叹。纵使老去,内心的“寸心丹”依然未变,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坚定与执着,体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最后的“不愿酒泉郡,愿入玉门关”则传达出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表现了诗人不甘于平淡生活的追求。

整首词意境深邃,情感真挚,展现了李曾伯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问讯中秋月:开篇直接询问明月,设定了时间和空间的背景。
  2. 瞥见一眉弯:形象地描绘了新月的形态,给人以清新之感。
  3. 婆娑桂影,今年又向桂林看:自然而然引入对往年的回忆。
  4. 蓬天桑弧初度:象征着新的一年开始,与旧友的重聚。
  5. 罗带玉簪旧识:旧友的回忆,充满了温暖和亲切。
  6. 俯仰十年间:感叹时间流逝,体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7. 记得老坡语:提及与老朋友的对话,暗示着人生的哲理。
  8. 颓景薄西山:描绘出衰败的景象,感叹人生的无常。
  9. 碧虚人,应笑我,已苍颜:自嘲苍老,表现出对时间的无奈。
  10. 岁寒耿耿,不改惟有寸心丹:即便岁月流逝,心中的赤诚始终不变。
  11. 目断风涛万里,梦绕烟霞一壑:表达了心中理想与追求,虽远且迷茫。
  12. 老矣甚时闲:感叹老去的无奈,体现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13. 不愿酒泉郡,愿入玉门关: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表达出对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弯眉,形象生动。
  • 对仗:如“蓬天桑弧初度,罗带玉簪旧识”,对称工整,增强音韵美。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增强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月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同时透露出对理想与自由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执着与坚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中秋月:象征团圆、思念与祝福。
  • 桂影:暗示美好与宁静,联想到团聚的温馨。
  • 桑弧:象征着友谊与回忆,寄托了对往昔的怀念。
  • 玉门关:象征着远行与追求,体现了对自由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问讯中秋月”中的“问讯”是什么意思?
    A. 询问
    B. 喜欢
    C. 观察

  2. 诗中提到的“老坡”是指谁?
    A. 朋友
    B. 老年人
    C. 自己

  3. “愿入玉门关”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酒泉郡
    B. 自由与理想
    C. 家乡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2. 《静夜思》 - 李白
  3.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李曾伯的诗都以明月为主题,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思考。苏轼的风格更为豪放,而李曾伯则更显内敛与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李曾伯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王学士水车 莫春登南门 新作春野亭 至和杂书五首·八月一日 提刑司封以邻霄台佳什垂示辄成拙篇以答厚贶 玉仙池 七月二十四日食荔枝 梦游洛中十首 题建造寺奉先院 和运使王学士舟次德清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问安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只字不提 足字旁的字 死有余责 臣字旁的字 旧址 断送一生惟有酒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葸懦 包含畜的词语有哪些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绷定 极忠 厂字头的字 谄谀取容 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无动于中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