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2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29:42
金沙台
作者: 苏辙
待罪东轩仅两秋,
搉酤事了且夷犹。
奖崇善类询舆论,
过访仁贤棹小舟。
契合通家心异姓,
情敦同气迈凡流。
金沙台上聊舒乐,
即景题诗合酒瓯。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东轩(指东边的轩窗)待罪已近两秋,心情复杂。酒宴刚刚结束,心情尚且悠闲。诗人提到对善人美德的赞赏,询问舆论的看法,经过小舟时,拜访仁德之士。诗人感慨,虽然与他人来自不同的家族,但情谊却深厚,超越了普通的交往。在金沙台上,诗人决定放松心情,随兴写诗,配着酒杯,尽情享受眼前的景致。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是苏洵的儿子,苏轼的弟弟,擅长诗词、散文及词章,风格多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金沙台》创作于苏辙被贬期间,诗人面对社会的压力和个人的困境,通过自我反省和对友人的追求,表达了对美好德行的向往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金沙台》是一首蕴含哲理和人生思考的诗作。全诗从个人的情感出发,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尊重和对美德的追求。诗中提到“待罪东轩仅两秋”,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纠结与无奈,在严峻的政治环境下,他选择通过酒宴和友人交流来舒缓心情。诗人对“善类”的赞美,体现了对社会风气的关注。
接下来,“契合通家心异姓”一联,展现了诗人与他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尽管血缘不同,却能建立深刻的情感联系。这种超越血缘的友情,正是诗人理想中人际关系的体现。最后一句“金沙台上聊舒乐”,则是一种放松与释怀的表现,诗人在美酒与良友的陪伴下,得以暂时忘却世俗的烦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人性的美好与诗人对生活的热爱,表达了对真情与善行的向往,既有个人的反思,也有对社会的关注,十分耐人寻味。
整首诗以友情与美德为核心,反映了诗人在困境中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人性的追求,表达了超越世俗的情感与心灵的自由。
苏辙在诗中提到的“东轩”指的是?
A. 诗人的居所
B. 一种酒的名称
C. 一种植物
诗中“奖崇善类”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财富的追求
B. 对美德的赞赏
C. 对权力的渴望
“金沙台”寓意是什么?
A. 诗人的家乡
B. 心灵的宁静与快乐
C. 一种饮酒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