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门下刘侍郎直宿寄苏左丞》

时间: 2025-05-02 12:30:14

诗句

雷雨连年起卧龙,穆然台阁有清风。

一时画诺虽云旧,此日都俞本自公。

松竹经霜俱不改,盐梅共鼎固非同。

一篇和遍东西府,六律更成十二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0:14

原文展示:

次韵门下刘侍郎直宿寄苏左丞
雷雨连年起卧龙,
穆然台阁有清风。
一时画诺虽云旧,此日都俞本自公。
松竹经霜俱不改,盐梅共鼎固非同。
一篇和遍东西府,六律更成十二宫。

白话文翻译:

经过多年的雷雨,山中的卧龙似乎在呼唤,
在高台阁上,清风徐来,令人神清气爽。
当初的约定虽然是旧话,但今天的祝福是发自内心的。
松树和竹子经历了霜雪依然不变,盐和梅虽同在一鼎,却各自有其特性。
我这一篇和诗已经遍及东、西两个府,六律也因此成就了十二宫的美妙。

注释:

  • 卧龙:指隐士或潜在的才俊,常用来形容有才华的人。
  • 穆然:安静、宁静的样子。
  • 画诺:指当初的约定或誓言。
  • :同意、赞同。
  • 盐梅:指盐和梅,是不同的物品,象征各自的特性。
  • 六律: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指六言律诗。
  • 十二宫:指诗歌的变化和结构,象征多样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尤其以诗词闻名。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与刘侍郎交往过程中写成,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时事的感慨。诗中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友谊的珍贵。

诗歌鉴赏:

这首诗运用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篇的“雷雨连年起卧龙”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暗喻着社会的动荡与不安。而“穆然台阁有清风”则给人以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似乎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未来的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一时画诺虽云旧,此日都俞本自公”则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承诺,尽管时间流逝,旧日的约定依然在心中,而今天的祝福更是出自于真诚的情感。最后两句通过松竹与盐梅的对比,强调了各自特性,暗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和互补关系。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雷雨连年起卧龙”:自然界的雷雨与卧龙的意象,象征着动荡的时局。
    2. “穆然台阁有清风”:在动荡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体现诗人对安宁的向往。
    3. “一时画诺虽云旧,此日都俞本自公”:承诺的珍贵与时光的流逝,强调了友情的真实与持久。
    4. “松竹经霜俱不改,盐梅共鼎固非同”:对比两种不同的存在,强调个体的独特性。
    5. “一篇和遍东西府,六律更成十二宫”:诗歌的传播与影响,显示了诗人文学成就的广泛性。
  • 修辞手法

    • 对比:松竹与盐梅的对比,突出个体的特性。
    • 象征:雷雨象征动荡,清风象征宁静。
  •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主题在于表达友情的深厚与承诺的珍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卧龙:象征隐逸之才或潜力。
  • 清风: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清新。
  • 松竹:象征坚韧不拔的品质。
  • 盐梅:象征个体的独特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卧龙”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隐士
    B. 狂风
    C. 大海
    D. 巨兽

  2. “松竹经霜俱不改”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品质的赞美? A. 忍耐
    B. 坚韧
    C. 智慧
    D. 美丽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与苏辙的《次韵门下刘侍郎直宿寄苏左丞》都反映了对友谊的珍重,但前者更关注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后者则注重友情与时代的联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辙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倒犯(蓝桥) 六么令(壬寅四月,扶病外邑催租,寄内) 木兰花 齐天乐(临江道中) 四园竹 塞翁吟(芙蓉) 侧犯 风流子 醉桃源 庆春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廾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明人不作暗事 金帛珠玉 诡窃 包含鼎的成语 石字旁的字 无渝 灿烂炳焕 矫世变俗 包含脸的成语 老满 朴讷诚笃 牙字旁的字 糯米 小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