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0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01:51
春日载阳,陟彼高冈。
乐彼之园,维水泱泱。
维笋及蒲,既生既育。
拚飞维鸟,集于灌木。
嘤其鸣矣,乱我世曲。
有怀二人,在彼空谷。
既往既来,独寐寤宿。
陟则在巘,或降于阿。
瞻望弗及,伤如之何。
春日阳光明媚,我们攀登那高高的山冈。
在那乐园里,水波荡漾。
竹笋和蒲草,已经发芽生长。
飞鸟在空中翱翔,聚集在灌木丛中。
它们的鸣叫声,打乱了我们世间的乐曲。
我心中怀念的二人,正身处那空旷的山谷。
他们已经来过,又将离去,我只能独自安睡或清醒。
登高能到达山巅,或在山腰停留。
远望那浩瀚的景象,我感到无从追及,心中惆怅不已。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提倡政治、经济、文化的改革,主张“以人为本”。
《示道光及安大师》创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其政治生涯的波折阶段,诗中流露出一种对理想和往昔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美丽景色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表现出一种人对自然与理想的追寻与怀念。开篇以“春日载阳”引出春天的气息,阳光洒在高冈之上,营造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接着,诗人描绘了自然中的竹笋、蒲草、飞鸟,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景,然而在这美好的自然中,诗人却感到内心的孤独与迷茫。鸟鸣声打乱了世间的乐曲,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被打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对理想的追求。
“有怀二人”一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思念,他们似乎在空谷中徘徊,既往既来,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最后,诗人以“瞻望弗及”结束,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无奈,感叹人与理想之间的距离。整首诗在自然美与内心孤独之间形成鲜明对比,深刻地反映了王安石在时代变迁中的个人情感与思考。
逐句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理想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反映了王安石在时代变迁中的思考。
诗中“春日载阳”意指什么?
A. 春天的阳光
B. 夏天的阳光
C. 秋天的阳光
“拚飞维鸟”中的“拚”字有何含义?
A. 飞翔
B. 奋力
C. 追逐
诗中提到的“空谷”象征什么?
A. 自然的美
B. 孤独与怀念
C. 友谊的牢固
《春望》与《示道光及安大师》都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但杜甫的作品中更强调了战乱带来的悲伤,而王安石则集中于个人的孤独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