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3:14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
楞伽堆案前,楚辞系肘后。
人生有穷拙,日暮聊饮酒。
只今道已塞,何必须白首?
凄凄陈述圣,披褐鉏俎豆。
学为尧舜文,时人责衰偶。
柴门车辙冻,日下榆影瘦。
黄昏访我来,苦节青阳皱。
太华五千仞,劈地抽森秀。
旁古无寸寻,一上戛牛斗。
公卿纵不怜,宁能锁吾口?
李生师太华,大坐看白昼。
逢霜作朴樕,得气为春柳。
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
风雪直斋坛,墨组贯铜绶。
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
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
长安有年轻人,二十岁时已心灰意冷。
在楞伽寺前堆放着佛教经典,楚辞的韵律伴随着我。
人生总有穷途末路,日暮时分我就喝酒解愁。
如今前路已被封堵,何必等到白头才后悔?
凄凉的陈述圣人,身披粗衣抱着简陋的饭碗。
我努力学习尧舜的文才,然而时人却责怪我平庸。
柴门前车辙被冻,夕阳下榆树影子消瘦。
黄昏时来访的你,脸上显露出艰辛的皱纹。
太华山高耸入云,直插大地伸展成林。
古迹边没有丝毫寻觅,一上山头就像戛然而止。
即使公卿不怜我,难道能封锁我的口舌?
李生坐在太华山上,静静地看着白昼。
遭遇霜降却能做成朴樕,得气如春柳般繁茂。
礼节的距离让我憔悴,像条可怜的狗。
风雪在斋坛外呼啸,墨色若铜绶般沉重。
我在臣妾的气态之间,只想拿起扫帚。
天眼何时才能开启,古剑也只是一声长吼。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充满了悲凉、豪放的情绪,常用奇特的意象传达内心深处的感受。
《赠陈商》写于李贺的中年时期,正值他对人生困惑和理想追求的反思阶段。这首诗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感受,同时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人的坚定与不屈。
《赠陈商》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李贺以怀才不遇的视角,反思人生的无常与理想的渺茫。诗中反复出现的“心已朽”“道已塞”等句,表现了他对自身处境的深刻感受,语气中夹杂着无奈与失落。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展现了一种悲凉的美。比如,柴门车辙的冰冻、日下榆影的瘦弱,都在暗喻着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尤其在“黄昏访我来,苦节青阳皱”中,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艰辛交织,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
李贺的诗歌语言凝练而富有力量,意象也常常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在这首诗中,他借助太华山的高耸与古剑的沉重,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公卿纵不怜,宁能锁吾口?”则是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与对自由表达的渴望,展现了李贺作为文人的反抗精神。
整首诗在悲凉中透出一丝坚定,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一种对时代的控诉,深刻而动人。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深刻反思,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李贺通过对自身处境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由表达的渴望和对社会的不满。诗中流露出的悲凉情感,既是个人的,也是对时代的控诉。
李贺的诗歌风格主要表现为:
A. 悲凉与豪放
B. 轻快与幽默
C. 细腻与柔和
D. 现实与理想
“日暮聊饮酒”中的“饮酒”主要表达了:
A.快乐
B.解愁
C.享受生活
D.社交
诗中“公卿纵不怜,宁能锁吾口”的意思是:
A. 即使被忽视,也要坚持表达
B. 权贵会帮助我
C. 不在意他人的看法
D. 追求富贵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