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0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1:36
云萧索,风拂拂,麦芒如篲黍和粟。
关中父老百领襦,关东吏人乏诟租。
健犊春耕土膏黑,菖蒲丛丛沿水脉。
殷勤为我下田鉏,百钱携赏丝桐客。
游春漫光坞花白,野林散香神降席。
拜神得寿献天子,七星贯断姮娥死。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乡村景象。云层低沉,风轻轻拂过,麦穗像篲黍和粟一样金黄。关中地区的老百姓穿着粗布衣服,关东的官吏却因税收而愁眉苦脸。春天的耕作中,健壮的牛在黑土上耕耘,菖蒲在水边丛生。农人们殷勤地为我耕田,百钱的赏赐吸引了丝桐乐师的到来。在春游中,阳光洒在坞中,花儿洁白,野林的香气弥漫,神灵降临席间。祭神祈求长寿献给天子,七星的光辉贯穿了嫦娥的命运。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奇幻的想象和独特的个性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深刻印象。他的诗风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融入神话、历史题材,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
《舞曲歌辞》创作于唐代章和二年(公元803年),这一时期农田耕作繁忙,诗人通过描绘农田景象和春游活动,表达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人们辛勤劳动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税收与治理的种种不满。
李贺的《舞曲歌辞》是一首生动描绘乡村春耕与节庆的诗作。全诗在音韵上和谐,情感丰沛,展示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田园世界。开头的“云萧索,风拂拂”便通过对天气的描写,将读者引入春天的氛围中,展现出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统一。麦芒的形象不仅体现了丰收的希望,也暗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描述农民和官吏之间的对比时,李贺通过“关中父老百领襦,关东吏人乏诟租”传达了社会的矛盾与不安,显示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接下来的“健犊春耕土膏黑”,则是对农田春耕的生动描绘,表现了农民勤劳的精神和对土地的热爱。
诗的后半部分,游春的欢快与祭神的庄重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乡村祭祀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通过对“七星贯断姮娥死”的提及,李贺将自然与神话结合,表达了对生命、宇宙与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在语言和意象上都表现出鲜明的唐代风格,充满了生机与力量,同时也透露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反思,是一首值得深入品味的佳作。
整首诗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不满。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文活动的结合,展现了生命的丰富多彩与深邃哲思。
选择题:诗中“关中父老百领襦”指的是?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七星”指的是____。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都是欢快的春游场景。(对/错)
《春望》(杜甫)与《舞曲歌辞》在描绘春天的景象上有相似之处,但《春望》更侧重于对国事的忧虑,而《舞曲歌辞》则充满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人们辛勤劳动的赞美。
以上是对李贺《舞曲歌辞》的全面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美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