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刘松年竹楼说听图》

时间: 2025-07-31 02:52:21

诗句

小书楼下千竿竹,深火炉前一盏灯。

此处与谁相伴宿,烧丹道士坐禅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2:52:21

原文展示:

小书楼下千竿竹,
深火炉前一盏灯。
此处与谁相伴宿,
烧丹道士坐禅僧。

白话文翻译:

在小书楼的下面,生长着千根竹子;
在深火炉前,放着一盏灯。
这里与谁相伴而宿?
只有一位烧丹的道士和一位坐禅的僧人。

注释:

  • 小书楼:指小型的书楼,文人常在此读书、写字。
  • 竿竹:竹子的杆,象征清雅、坚韧的品格。
  • 深火炉:指用来生火的炉子,暗示温暖和宁静。
  • 烧丹道士:指炼丹的道士,通常与长生不老、道教文化关联。
  • 坐禅僧:指修行的和尚,专注于禅修,追求内心的宁静。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烧丹道士”和“坐禅僧”体现了道教与佛教的交融,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这两种文化的关注与思索。这种交融在当时的文化环境中是十分常见的。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赵构(1107-1187),字孟頫,号云谷,南宋的皇帝,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词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善于描绘自然景观。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文人雅士追求清雅生活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竹楼与夜景,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单的画面和清幽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坚韧和高洁,而小书楼则是文人修身养性的场所。诗的开头通过描绘竹子和灯光,营造了一个静谧的环境,与后面的道士和僧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者的出现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反映了诗人对修道与坐禅的思考,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最后一句“此处与谁相伴宿”,更是将诗人的孤独感与寻求心灵伴侣的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整个诗篇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小书楼下千竿竹:描绘竹子生长的清幽环境,暗示诗人热爱自然。
    2. 深火炉前一盏灯:炉火与灯光的结合,象征温暖与宁静。
    3. 此处与谁相伴宿:表达孤独感,渴望有伴侣。
    4. 烧丹道士坐禅僧:道士与僧人象征着内心的追求与修行。
  •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相对工整,形成了和谐的对仗。
    • 象征:竹子与灯光象征着清雅与温暖,传达内心的宁静。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孤独、内心修行的思考,反映了道教与佛教的交融,展现了桃花源般的理想生活。

意象分析:

  • :象征坚韧、清高,体现诗人的高洁品格。
  • :象征温暖与希望,照亮夜晚的孤独。
  • 道士与僧人:象征修道与修禅,反映内心的追求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小书楼下有什么?

    • A. 千朵花
    • B. 千竿竹
    • C. 千只鸟
    • D. 千条河
  2. 诗中与诗人相伴的两位人物分别是什么?

    • A. 文人、书生
    • B. 道士、僧人
    • C. 渔夫、樵夫
    • D. 学者、诗人
  3.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友情
    • B. 孤独与内心修行
    • C. 战争
    • D. 爱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诗词对比

    • 比较赵构的《题刘松年竹楼说听图》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赵构的作品更倾向于哲理的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心灵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艺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夜看扬州市 宋氏五女 寄杨十二秘书 观蛮妓 新修道居 寄广文张博士 过绮岫宫(东都永宁县西五里) 宛转曲 宛转词 奉同曾郎中题石瓮寺得嵌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散伤丑害 佳手 图穷匕见 伤心疾首 鼎字旁的字 天结尾的成语 胸次丘壑 隔膜 教条主义 音字旁的字 包含鲸的词语有哪些 瓦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赃供 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空白点 眉睫之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