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3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36:01
琅邪之伯,其惟子骄。微言既彰,德音孔昭。已观雩舞,同听齐韶。历千百祀,跂想高标。
琅邪的伯爵,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儿子。微妙的言辞已然显露,德行的声望更是广为传播。早已见过祭天的舞蹈,听过齐国的乐曲。历经千百年的祭祀,心中期盼着能达到更高的标准。
“琅邪之伯”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可能与孔子及其弟子有关。诗中提到的“雩舞”和“齐韶”都与古代礼仪和音乐文化相关,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祭祀活动是古代社会中重要的宗教仪式,表现了人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期盼。
赵构(1082年-1142年),字孟頫,是宋朝的皇帝,年号宣和,因其主政时大力提倡文治而被称为文宣王。他的诗歌以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著称。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是赵构在北方被金朝侵略后,回望历史文化时创作的一首诗,表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对传统文化的追溯。
这首诗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赵构通过琅邪之伯的形象,表现出对优秀文化传承的赞美。诗中,伯爵的骄傲源于他微言大义的传播与德音的流传,这种文化自信和道德自觉为后人树立了榜样。诗的后半部分提到的“已观雩舞,同听齐韶”,则展现了古代祭祀与音乐文化的交融,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出对古代礼乐文化的渴望与向往。最后一句“历千百祀,跂想高标”,则是对未来的期许,强调了持续追求卓越的精神。这首诗不仅是一种文化赞美,也是一种精神的召唤。
琅邪之伯,其惟子骄。
微言既彰,德音孔昭。
已观雩舞,同听齐韶。
历千百祀,跂想高标。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与传承的期望,展现了诗人对优秀传统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这些意象在诗中相互交织,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琅邪之伯”指的是哪个地区的杰出人物?
“微言既彰,德音孔昭”中的“微言”主要指什么?
“历千百祀,跂想高标”中“高标”指的是什么?
《静夜思》与《文宣王及其弟子赞》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