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2:07
登九峰楼
杜牧 〔唐代〕
晴江滟滟含浅沙,高低绕郭滞秋花。
牛歌鱼笛山月上,鹭渚鹙梁溪日斜。
为郡异乡徒泥酒,杜陵芳草岂无家。
白头搔杀倚柱遍,归棹何时闻轧鸦。
晴朗的江面波光粼粼,映着浅浅的沙滩,江水环绕着城郭,秋花在高低不平的地方随风摇曳。
牛的歌声、鱼的笛声伴随山上的明月升起,白鹭在水边,溪水上空的日头偏西。
身为郡守,身在异乡,只能醉于泥酒,杜陵的芳草难道就没有归处吗?
满头白发,倚着柱子,心中感叹不已,归船何时才能听到那鸦鸣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唐代著名诗人。生于803年,卒于852年,属于“温庭筠”派,作品多以豪放、清丽著称。
创作背景: 《登九峰楼》创作于诗人游历期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登九峰楼》是一首描写秋日江景的诗,诗中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结合。开篇的“晴江滟滟含浅沙”,描绘了江水的波光粼粼,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接着“高低绕郭滞秋花”,展现了秋天的绚丽与萧瑟,暗含着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后半部分“为郡异乡徒泥酒”,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身为异乡官员的无奈与孤独,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漂泊。最后“白头搔杀倚柱遍”,更加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归棹何时才能听到鸦鸣声,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整首诗运用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索,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晴江滟滟含浅沙”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牛歌鱼笛”中的“鱼笛”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怎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杜牧的《登九峰楼》和王维的《鸟鸣涧》,两者都表现了自然,但杜牧更侧重于人生感慨,王维则更倾向于静谧的山水之美。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