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龙丘途中二首(一作李商隐诗)》

时间: 2025-04-26 06:20:59

诗句

汉苑残花别,吴江盛夏来。

唯看万树合,不见一枝开。

水色饶湘浦,滩声怯建溪。

泪流回月上,可得更猿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0:59

原文展示

汉苑残花别,吴江盛夏来。唯看万树合,不见一枝开。水色饶湘浦,滩声怯建溪。泪流回月上,可得更猿啼。

白话文翻译

在汉朝的园林里,残花与我依依告别,而吴江的盛夏悄然来临。眼前只见万树繁茂,却看不到一枝花朵盛开。水色映照湘浦,滩声让建溪显得怯懦。泪水流回月亮上,不知是否再能听到猿啼。

注释

  • 汉苑:指汉朝的园林,象征着过去的繁华。
  • 残花:指已经凋谢的花,象征着美好的时光的逝去。
  • 吴江:位于今江苏省,盛夏时节的美丽景色。
  • 水色饶湘浦:水的颜色在湘浦(湖南的水域)中显得丰富多彩。
  • 滩声怯建溪:滩涂的水声让建溪(指的是溪流)显得有些害怕,传达出一种孤寂的感觉。
  • 泪流回月上:泪水流淌,似乎映照在月亮上,增添了悲伤的情绪。
  • 猿啼:猿的啼叫,常常被用来象征哀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樽前。杜牧以其工整的对仗和丰富的情感著称,诗风清新而凝练,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杜牧的游历途中,正值盛夏,诗人感慨时光流逝与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和对当前孤独心境的感叹。

诗歌鉴赏

《龙丘途中二首》表现了杜牧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感受。诗的开头通过“汉苑残花别”传达出一种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惋惜,汉苑的残花象征着过去的辉煌与美丽,同时也暗示着时光的无情流逝。接着“吴江盛夏来”,诗人用盛夏的景象对比残花,既展现了自然的繁茂,又隐喻了生命的短暂。接下来的“唯看万树合,不见一枝开”,通过对比手法,表现出一种空旷与孤寂的感觉。

“水色饶湘浦,滩声怯建溪”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宁静,但却在“怯”的字眼中流露出一丝恐惧与不安,似乎在暗示心中的孤独与不安。最后一句“泪流回月上”,以泪水与月亮相交织,表现出深深的悲伤与思念,呼应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整首诗在艺术上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情感层次分明,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牧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汉苑残花别:暗示失去的美好,表达对往昔的怀念。
  2. 吴江盛夏来:描绘自然的繁荣,增强时节感。
  3. 唯看万树合,不见一枝开:强调孤独感与失落感。
  4. 水色饶湘浦:描绘自然景色的美丽。
  5. 滩声怯建溪:表现一种内心的恐惧与不安。
  6. 泪流回月上:通过感情升华,表达深切的思念和悲伤。
  7. 可得更猿啼:暗示对自然声音的渴望,象征心灵的呼唤。

修辞手法

  • 对比:残花与盛夏的对比,表现出时间的流逝。
  • 象征:用“泪水”象征痛苦与思念。
  • 拟人:滩声“怯”,赋予自然景象以感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对孤独的感受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花:象征美好时光的逝去。
  • 盛夏:生命的繁盛与生机。
  • 万树:生命的繁茂与丰富。
  • 水色: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猿啼:哀伤与孤独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汉苑”象征什么? A. 未来的希望
    B. 过去的辉煌
    C. 现在的烦恼
    D. 自然的美丽

  2. 诗中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A. 欢快与激动
    B. 孤独与思念
    C. 平静与安详
    D. 忧愁与愤怒

答案: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牧的《龙丘途中二首》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均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孤独情感的深刻思考。两者都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情感层次,但杜牧的作品更侧重于自然与孤独的对比,而李商隐则在情感上更为细腻与内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牧集》
  • 《李商隐诗全集》

相关查询

春风袅娜 江楼 解连环 玉烛新 满江红 广陵吊古 桃源忆故人 一剪梅 生查子 重九 题马文璧秋山图为卢仲章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探观止矣 蔬飱 截趾适履 竹字头的字 违道 手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扼臂啮指 刨根儿 拨调 言语高低 家舅 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寸字旁的字 弋字旁的字 小忠小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