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2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5:42
翠岩千尺倚溪斜,曾得严光作钓家。
越嶂远分丁字水,腊梅迟见二年花。
明时刀尺君须用,幽处田园我有涯。
一壑风烟阳羡里,解龟休去路非赊。
翠绿的山岩高耸千尺,斜倚在溪水之旁,曾经有严光在此垂钓。
越过远方的山峦可以看到丁字形的河水,腊梅花迟迟才在两年后绽放。
明理的人在关键时候必须拿起刀尺,隐居在乡间的田园我已经有了自己的限度。
在阳羡的山谷中烟雾缭绕,解龟这条路不需要急于离去。
作者介绍: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前,晚唐著名诗人,以其五言绝句见长,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杜牧任职歙州期间,向刺史邢群致以谢意,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风光的赞美。
杜牧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开头两句描绘了翠岩和溪水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宁静,仿佛让人置身于一幅山水画中。接下来的描写中,严光的钓鱼身份暗示着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表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腊梅迟见二年花”,则传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耐心,象征着生活中的希望与坚韧。在“明时刀尺君须用”中,诗人提到明理的人在适当的时机要有所作为,反映出他对时事的思考。
最后两句描绘了阳羡的自然风光,诗人通过风烟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从容态度。整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展现了杜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和对清闲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当时社会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清明政治的期待。
诗词测试:
杜牧的《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群》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战争的思考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城市生活的热爱
诗中提到的“腊梅”象征了什么?
A. 坚韧与希望
B. 繁华与喜悦
C. 失落与悲伤
诗的最后一句中“解龟休去路非赊”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迫切离去的心情
B. 从容面对未来
C. 对过去的留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