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2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28:46
白鼍鸣
作者: 张籍 〔唐代〕
天欲雨,有东风,
南谿白鼍鸣窟中。
六月人家井无水,
夜闻鼍声人尽起。
天边似乎要下雨,东风吹来,
南边的溪水中,白鼍在洞里鸣叫。
六月的村庄里,井里没有水,
夜晚听到鼍声,人们都被惊醒了。
张籍,唐代诗人,字宗之,号少卿,生于公元766年,卒年不详。他的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生活景象,表现人情,常有田园风味。
《白鼍鸣》创作于唐代,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通过描绘南谿的自然景观,反映农村的生活状态,尤其是在夏季干旱时节,突出人们的困境和对雨水的渴望。
《白鼍鸣》是一首简练而富有情感的诗。开篇以“天欲雨,有东风”引入,营造了一种即将降雨的氛围,暗示着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接着诗人提到南谿的白鼍鸣叫,白鼍的叫声在古代常常被视为雨水即将到来的预兆,这一自然现象不仅为诗增添了生动的意象,也透露出人们对降雨的期待。
诗的后两句则转向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六月人家井无水”,突显了干旱带来的困境,表现出人们在自然力量面前的无奈与焦虑。夜晚鼍声响起,意味着大自然的声音打扰了夜的宁静,反映了人们对生存状况的紧迫感。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类生活的交融,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环境的敏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围绕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展开,反映了人们在干旱与自然变化中所感受到的焦虑与渴望。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敏感及对自然的敬畏。
白鼍在文中象征了什么?
诗中提到“六月人家井无水”,这句表现了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