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5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51:59
题龙鹄山
作者: 杜光庭 〔唐代〕
抽得闲身伴瘦筇,
乱敲青碧唤蛟龙。
道人扫径收松子,
缺月初圆天柱峰。
在悠闲的时光中,我伴着瘦弱的竹杖,
随意敲打这青翠的山石,仿佛在呼唤蛟龙。
道人在小径上扫除落叶,捡起松子,
缺月初升,映照着天柱峰的轮廓。
“龙鹄山”是指山中山水相映的美景,传说中的蛟龙常被视为水的化身,寓意着自然的灵动和神秘。在道教文化中,道人常常在山林中修行,追求长生久视,诗中提到的扫径和松子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作者介绍:杜光庭,唐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富于道教思想,作品常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杜光庭游览龙鹄山时,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道教修行的追求。
此诗通过简单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开篇“抽得闲身伴瘦筇”,表现了诗人的闲适心态,伴着竹杖,仿佛在与自然对话。接着“乱敲青碧唤蛟龙”,不仅描绘了青翠山石的生动景象,还通过“唤蛟龙”引出了自然的神秘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接下来,道人扫径的动作,体现了人类在自然中应有的谦卑与和谐。最后一句“缺月初圆天柱峰”,通过天柱峰与缺月的对比,突显了时光的流逝与大自然的永恒,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氛围。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蕴含着诗人对道教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人、自然、道的和谐统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道教思想的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瘦筇”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动物
B. 细长的竹杖
C. 一种植物
诗中提到的“蛟龙”象征着什么?
A. 自然的力量与神秘
B. 一种鱼
C. 历史人物
诗中“道人扫径收松子”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
A.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B. 人与人的争斗
C. 自然的破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光庭与王维的山水诗同样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杜光庭更强调道教的哲学,而王维则注重诗中情感的细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