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3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30:42
闻都督再迁山西武宁
作者: 徐渭 〔明代〕
胡床雪夜斗牛裘,
亲待回探夜不收。
蓟北咽喉此为最,
山西将帅尔称优。
千金粉面捐厮养,
百鞘朱提买络头。
倒死潇拦姑诺诺,
大宛终败匿骅骝。
在雪夜,我坐在胡床上,穿着斗牛皮的裘衣;亲友在夜晚探访,我却不愿收留他们。蓟北是军事要地,山西的将领们都称得上优秀。为了千金的美貌,我愿意抛弃我的生活;为了百把剑鞘,我愿意买下那些华丽的领带。倒下的潇州如同拦路的鬼魂,大宛的勇士最终也被骏马所掩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徐渭(1521年-1593年),字文长,号青藤,晚号虹庵,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诗风多变,风格独特,常表现出个人主义和豪放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徐渭得知都督再迁,可能与时局动荡、政治变迁有关。他通过诗歌表达对军事将领的赞赏与对当前局势的思考。
这首诗描绘了雪夜中诗人的孤独与思考,展现了对军事将领的赞美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开头两句通过“胡床”和“斗牛裘”传达出一种安静而奢华的生活状态,构成了与接下来的深刻思考的对比。诗中提到的“亲待回探夜不收”,表达了对人情冷暖的反思,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
第三、四句提到“蓟北”和“山西将帅”,将视野转向国家的安危与将领的能力,突显了国家战略的重要性。接下来的两句中,通过“千金粉面”和“百鞘朱提”的对比,诗人揭示了物质与精神的选择,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最后两句则回到战争的主题,提到“大宛”的败亡,展现了历史的无情与英雄的悲剧。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呈现出一个充满矛盾与深思的时代背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个人的情感体验为基础,反映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探讨了美与战争、安逸与责任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对将领的崇敬与对物质追求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中提到的“胡床”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千金粉面”是指什么?
诗人对山西将帅的态度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