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2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24:04
兰苕翡翠逐时鸣,谁解钧天响洞庭。
鼓瑟定应遭客骂,执鞭今始慰生平。
即收吕览千金市,直换咸阳许座城。
无限龙门蚕室泪,难偕书札报任卿。
兰苕(即兰花或兰草)与翡翠鸟在时光中鸣叫,谁能理解那钧天(天帝)的声音在洞庭湖回响呢?
弹奏瑟琴的我,必定遭到客人的责骂,今天执鞭(骑马)才开始慰藉我一生的辛苦。
我打算把《吕览》一书换成千金,直接换得咸阳的高座。
无尽的龙门泪水洒落在蚕室(养蚕的地方),却难以通过书信向你报信。
徐渭(1521-1593),字子晦,号青藤,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诗风奔放,常以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相结合,表达对政治的关切与对自由的追求。徐渭的作品常常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读问棘堂集拟寄汤君》写于徐渭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思念。徐渭在明代政治动荡、民生困苦的背景下,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对艺术追求的执着。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而引人入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开头以“兰苕翡翠逐时鸣”描绘出自然界的美好,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的追求;而“谁解钧天响洞庭”则进一步引出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表达出诗人对世事的无奈和对理想的渴望。
“鼓瑟定应遭客骂,执鞭今始慰生平”,诗人在这里展现了自己在艺术追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挣扎,虽然受到外界的非议,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寻找慰藉。接下来的“即收吕览千金市,直换咸阳许座城”,则是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社会地位的追求,表现出诗人对成功的向往。
最后两句“无限龙门蚕室泪,难偕书札报任卿”则是对友人深切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悲伤。他用龙门和蚕室的意象,传达出自己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苦涩经历。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表现出诗人对个人追求的执着与对社会现状的无奈。
诗中“兰苕翡翠”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美好与高洁
C. 财富
“执鞭”意指什么?
A. 骑马
B. 写作
C. 绘画
诗中“咸阳”象征什么?
A. 知识
B. 权力与地位
C. 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