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8:49
酬乐天偶题酒瓮见寄
刘禹锡
从君勇断抛名后,
世路荣枯见几回。
门外红尘人自走,
瓮头清酒我初开。
三冬学任胸中有,
万户侯须骨上来。
何幸相招同醉处,
洛阳城里好池台。
全诗翻译:
从你勇敢地抛弃名利之后,
人生的荣华与衰败又能经历几次呢?
门外的红尘中人们自顾自地走着,
而我在酒瓮旁刚刚开启清酒。
在漫长的冬季里学习至今心中依然有志,
而那些显赫的侯王也不过是依靠骨肉关系而来。
何等幸运能够邀请你同饮于此,
在洛阳城中美好的池台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从君勇断抛名后”一句,显示了诗人对名利的超然态度,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思索。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谩吟,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以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著称。刘禹锡的作品多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刘禹锡被贬后,他在逆境中仍保持清醒和豁达的心态,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友人的珍视,寄情于酒,陶冶性情。
《酬乐天偶题酒瓮见寄》是刘禹锡在贬谪生涯中写的一首诗,诗中透着一种对名利的超然和对友谊的珍视。首联“从君勇断抛名后”,直接点出诗人对于名利的态度,显示出他对社会浮华的无奈与厌倦。这种态度在接下来的“世路荣枯见几回”中得到进一步的确认,诗人对人生的荣华与衰败感到无奈,似乎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
第三联“门外红尘人自走”,描绘了外界的喧嚣与纷扰,诗人在此时却选择在酒瓮旁独自品酒,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接下来的“瓮头清酒我初开”,则是诗人借酒浇愁,以酒为友,展现其闲适与豁达。
再往下的“万户侯须骨上来”,表达了对权贵的讽刺,强调出世间的许多人依靠家世,而非自身的才华。在最后两句中,诗人对友人的邀请,显现出对友情的珍重与渴望,同时也营造出一种温馨的场景,让人感受到生活中仍有美好存在。
整首诗融合了哲理与情感,通过酒的意象传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谊的重视,展现了刘禹锡不屈的精神和豁达的心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名利与人生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强调了友情的珍贵与内心理想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从君勇断抛名后”中的“勇”指什么?
A. 勇气
B. 勇敢地放弃
C. 勇敢地追求
诗中提到的“门外红尘”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世俗的繁华
C. 诗人的家乡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友情的珍视
C. 对人生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