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5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7:11
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
劳动诸贤者,同来问病夫。
添炉烹雀舌,洒水净龙须。
身是芭蕉喻,行须筇竹扶。
医王有妙药,能乞一丸无。
几位禅客在我生病时来看望我,我因此向他们致谢。
辛勤的贤者们齐聚一堂,前来探望这位病人。
添柴火煮雀舌,洒水清洗龙须。
我的身体如同芭蕉般脆弱,行动则需要竹杖扶持。
医王有神奇的良药,能不能请求一颗来呢?
“医王”一词,常用于指代医术高明的医生,历史上有名的医生如华佗、扁鹊等均可视为“医王”。在唐代,人们对医术的推崇使得名医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与白居易齐名,二人并称“刘白”。他在文学上有着极高的成就,尤其以诗、文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比喻和对仗。
这首诗作于刘禹锡生病期间,几位修行的禅客前来探望,表达了他对友人关心的感激之情。诗中既有对身体虚弱的自谦,又体现出作者对生活、友情的理解和感悟。
《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整首诗通过描述几位禅客探望病人的场景,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反思与对友情的珍视。前两句开头便引入了病人的身份,展示出一种虚弱的状态。接下来,细腻的描写与温暖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探访者的关怀。诗人用“添炉烹雀舌,洒水净龙须”描绘了朋友们的细心与周到,既反映了关怀的深度,也赋予了生活中的小事以温暖的意义。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借用比喻表达了自己的脆弱与依赖,生动地展示了他对健康的渴望与对医治的期待。特别是“身是芭蕉喻,行须筇竹扶”,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他生病时的无助与渴望,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一种对生命脆弱的思考。
整首诗在简洁中透出深刻的哲理,既反映了诗人对健康的渴望,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耐人寻味的佳作。
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
劳动诸贤者,同来问病夫
添炉烹雀舌,洒水净龙须
身是芭蕉喻,行须筇竹扶
医王有妙药,能乞一丸无
整首诗以病痛为背景,强调友情的温暖和对生命的思考,体现了人对健康的渴望与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白居易
B) 刘禹锡
C) 杜甫
D) 王维
“医王”指的是谁?
A) 一位王子
B) 高明的医生
C) 诗人的朋友
D) 一位禅客
诗中用“芭蕉”比喻什么?
A) 健康
B) 脆弱
C) 努力
D) 友情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对比,刘禹锡的诗更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与脆弱的自省,而白居易则倾向于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人生哲理的探讨。两者均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丰富内涵,但风格上有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