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6:27
诗词名称: 陆文安书稿泛舟二帖赞
作者: 岳珂 〔宋代〕
自吾道之既南,闽浙湘潭,鼎立而三。
圣涂康庄,先生盖与之扬镳而并骖矣。
观其家人唯诺之际,惟理义是探,
似人物是耽,惟世道是参。
公取饱谙,包罗浑涵,
舍是弗谭。其亦如夫任重道远,
必求其所谓合人己而无惭者耶。
璧彀去弓加王骈,有此尺函。
这首诗表达了对陆文安的赞美与敬意。自从我走上南方的道路,福建、浙江和湘潭三地鼎足而立;在这宽广的道路上,老师与我并驾齐驱。观察他的家人,言辞间虽有顺从,但重视的却是道义,似乎对人物有钟情,实则对世道有思考。公取知识渊博,包罗万象,舍弃那些不必要的言谈。他如同那肩负重任的人,必定要追求与人相合而无愧于心的境界。若从璧和弓的角度来看,王骈的尺函也在其中。
作者介绍: 岳珂,宋代诗人,生平经历较为丰富,擅长诗文,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对陆文安的书稿泛舟的赞美之际,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道义的关注,以及对知识、友情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描绘陆文安的品德与学识,展现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作者以自我经历引入,借助南方三地的鼎立象征,突显了陆文安在当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诗中提到的“唯理义是探”,强调了在复杂的社会中,道德与理智的探求是至关重要的。整首诗的结构严谨,情感真挚,通过对比与象征,展现了诗人与陆文安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对理想生活的共同向往。诗的最后一联,通过璧与弓的比喻,进一步深化了对陆文安学识与品德的高度赞美,体现出作者对理想人格的崇高追求以及对道义的执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对道义的重视,展现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与对友人的敬意。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三地是哪些?
诗中强调的主要价值观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