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0:15
作者: 魏二翁 〔宋代〕
我今入山,避此嚣烦。
卫以卒史,聘以达官。
岂易我乐,物外靖闲。
养真存气,七返九还。
金丹既就,遂陟仙坛。
蓬莱绛阙,玉户金关。
有能学我,云路非难。
我今天进入山中,避开这世俗的喧嚣与烦扰。
卫国的卒史和达官显贵都无法打扰我的安宁。
这乐趣又怎能轻易被打扰呢?我只想在物外寻找宁静与闲适。
修养真气,达到七次返还、九次归元的境界。
金丹已经成就,于是登上了仙人的坛位。
蓬莱的绛阙,玉户金关就在眼前。
如果有人愿意跟随我,云游天路并不困难。
作者介绍: 魏二翁,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与个人内心修炼的时代,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道教文化的追求。
《颂》是一首充满道教哲理的诗,表现了作者对世俗喧嚣的逃避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作者通过“入山”的动作,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不满。接着,提到的“卫以卒史,聘以达官”,揭示了历史与权力的纷扰,作者在此表达了对权力和名利的超脱。整首诗通过“养真存气”、“金丹既就”等道教意象,强调了修身养性的必要,体现了道教追求内心和谐与长生的核心思想。
作者对“蓬莱绛阙,玉户金关”的向往,进一步展示了他对理想境界的渴望,表达了一种追求至高灵性境界的决心。最后一句“有能学我,云路非难”则是一种鼓励,希望他人也能追随这种理想的生活方式,探索内心的宁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的逃避、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道教思想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七返九还”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诗的形式
B. 道教修炼的境界
C. 生活的烦恼
“蓬莱绛阙”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境界
C. 失落的梦想
答案: 1. B 2.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