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安封侯诗》

时间: 2025-07-26 18:49:50

诗句

戎马鸣兮金鼓震,壮士激兮忘身命。

被兕甲兮跨良马,挥长戟兮彀强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8:49:50

原文展示:

戎马鸣兮金鼓震,
壮士激兮忘身命。
被兕甲兮跨良马,
挥长戟兮彀强弩。

白话文翻译:

战马嘶鸣,金鼓震动,
壮士兴奋,忘却生死。
披上铠甲,骑上良马,
挥动长戟,拉开强弩。

注释:

  • 戎马:指战马,古代军队使用的马匹。
  • 金鼓:指战鼓,古代战争时用于鼓舞士气的乐器。
  • 壮士:指勇猛的男子,通常指士兵或战士。
  • 兕甲:兕,古代一种牛类,兕甲指用牛皮制成的铠甲。
  • 良马:指优良的战马,通常具有很好的奔跑能力。
  • 长戟:长柄的武器,常用于战斗。
  • 强弩:强力的弓,能够发射重箭。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特别的典故,但其描绘的场景和情感常见于古代战争诗歌。诗中描写的壮士精神与战斗场景是古代士兵出征的常见主题,反映了当时的战斗气氛和士人的豪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骃,字季珪,汉代人,擅长诗歌,作品多表现豪情壮志,具有较强的军事气息。

创作背景:

《安封侯诗》是在战争背景下创作的,表现了战士在战斗中激昂的情绪,传达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勇敢。

诗歌鉴赏:

《安封侯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士兵在战斗中的英勇与激昂。开篇的“戎马鸣兮金鼓震”便营造出了一种急促而紧张的战争氛围,让人感受到战斗的临近与紧迫。接着“壮士激兮忘身命”则表现了士兵们的豪情壮志,他们不畏生死,勇往直前,这种精神在古代战争中尤为重要。

“被兕甲兮跨良马”让人想象到士兵们身穿铠甲,骑着勇猛的战马,准备迎接敌人,展现了古代战争的场景。最后一句“挥长戟兮彀强弩”则强调了士兵的武器,表现出他们在战斗中所展现的勇猛与决心。

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展现了士兵的勇敢与忠诚,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军事文化的豪迈与壮丽。诗中通过对战争场景的生动描绘,传达出一种激昂的民族精神,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勇敢向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戎马鸣兮金鼓震:描绘出战马的嘶鸣声与战鼓的震动,暗示着战争的紧迫性。
  2. 壮士激兮忘身命:表现出士兵们的激昂情绪,忘却了生死,展现了他们的无畏精神。
  3. 被兕甲兮跨良马:形象地描绘出士兵披甲上马的样子,表现出战斗的准备状态。
  4. 挥长戟兮彀强弩:强调了士兵的武器,表现出他们在战斗中展现的勇猛。

修辞手法:

  • 对仗:每两句之间的结构相对应,形成对称。
  • 夸张: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士兵的勇猛与激昂情绪。
  • 排比:通过连续的动词,增强诗句的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士兵勇气和忠诚的赞美,表现出在战争面前,他们的无畏精神和坚定决心,反映了古代士人的豪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戎马:象征战争与勇气。
  2. 金鼓:象征士气与战斗的号召。
  3. 壮士:象征英雄气概与忠诚。
  4. 长戟与强弩:象征战斗的工具,代表士兵的力量与勇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戟”指的是什么? A. 剑
    B. 长柄武器
    C. 弓

  2. “壮士激兮忘身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恐惧
    B. 忧伤
    C. 无畏

  3. 诗中“戎马鸣兮金鼓震”意在表现什么? A. 战争的开始
    B. 休息的时刻
    C. 友好的聚会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 王昌龄
  • 《从军行》 王翰

诗词对比:

  • 《出塞》中同样描绘了战争的场景与士人的豪情,体现了古代士兵在面对敌人时的勇气与决心。
  • 《从军行》则更侧重于士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战争的思考。

参考资料:

  1. 《汉诗选》
  2. 《古诗词鉴赏》
  3.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沁园春三首 其三 沁园春 沁园春 沁园春 其四 蝶 沁园春 其五 秃指 沁园春 和辛稼轩 沁园春 垆头送潘镜如归新昌 沁园春 题孔释抱送图。贺大司农梁公两举丈夫子 沁园春·快阁春边 沁园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豕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争先恐后 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学然后知不足 禁耕 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亠字旁的字 兔走乌飞 飞字旁的字 倚闾之望 刀字旁的字 才貌双全 鸳鸯客 斗筲之材 朱唇粉面 包含诱的成语 左右摇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