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2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24:53
西湖二首
作者:曾巩
左符千里走或方,喜有西湖六月凉。
塞上马归终反覆,泰山鸱饱正飞扬。
懒宜鱼鸟心常静,老觉诗书味更长。
行到平桥初见日,满川风露紫荷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西湖的感受与景象。第一句表达了千里之外的旅途,写道“左符千里走或方”,表达了对旅途的描述;接着说“喜有西湖六月凉”,表示在炎热的夏天里,西湖的凉爽让人感到愉悦。接下来的句子提到“塞上马归终反覆”,暗示旅途的辛劳与艰难,而“泰山鸱饱正飞扬”则描绘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景象。诗人接着表达了内心的宁静,“懒宜鱼鸟心常静”,表明他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生活的淡然;最后,诗的结尾“行到平桥初见日,满川风露紫荷香”,描绘了早晨阳光洒落在平桥上的美景,河面上浸润着露珠的紫色荷花散发出的香气。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号宛溪,宋代诗人、散文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常以平易近人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观,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诗人在西湖游览时,受到西湖美丽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西湖二首》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西湖的夏日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厚情感。诗中对西湖的描绘不仅仅停留在视觉上,更在于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共鸣。诗的开头通过遥远的旅行与西湖的凉爽形成对比,突显了西湖的独特魅力。接着,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透露出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鱼鸟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书香诗意的追求。
整首诗的情感流畅而自然,意象鲜明,尤其是最后两句,既有视觉的冲击,又通过“满川风露紫荷香”传达出浓郁的香气,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西湖之中,感受到那份清新与惬意。诗人在游览中感悟到的宁静与美好,传达出人们在繁忙生活中对自然与内心平静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以及对生活宁静与美好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左符千里走或方”意指什么?
A. 旅途遥远
B. 旅途平坦
C. 旅途危险
诗人对西湖的感受是怎样的?
A. 炎热
B. 凉爽
C. 寒冷
“满川风露紫荷香”中“风露”指的是什么?
A. 风与露珠
B. 风与雨
C. 风与雪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曾巩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可以进行对比,二者都描写了西湖的美景,但曾巩的诗更侧重于宁静与内心的感受,而苏轼则展现了动静结合的景象。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热爱,但各有侧重,风格各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