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8:42
车左铭
崔骃 〔两汉〕
虞夏作车,取象机衡。
君子建左,法天之阳。
正位授绥,车不内顾。
尘不出轨,鸾以节步。
彼言不疾,彼指不躬。
渊览于道,永思厥中。
《车左铭》表达了古代君子的治国理政理念,诗中以“车”为象征,指出君子应当遵循天理,处于正位而不自我放纵。车子行驶时,尘土不会飞扬,象征着君子在治理时能够保持清明的名声;鸾鸟步伐稳重,暗喻君子应当谨言慎行。最后,强调了对道理的深刻理解和永恒的思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虞夏作车”出自《尚书》,象征治理的起源;“法天之阳”强调与自然法则的一致性,是古代哲学思想的体现。
作者介绍:
崔骃,字公辅,号少游,东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以诗歌和散文闻名,尤其擅长表达哲理和理想。其作品常反映出对社会、政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车左铭》产生于东汉时期,社会风气相对开放,政治动荡频繁,诗人通过这首诗歌表达了对理想治理的向往,并借此传达君子应有的品德和治国理政的理念。
《车左铭》是一首思想深邃的作品,充分展现了崔骃对治理理念的独到见解。诗中通过“车”的意象,隐喻了管理国家的复杂性。车子作为移动工具,象征着君子的治国理政,强调君子应遵循天理,处于正位而不自我放纵,显示出对领导者的高要求。
诗的开头提到虞夏作车,既是对历史的追溯,也是对理想治理的呼唤。接下来“法天之阳”一句,强调君子应当光明正大,行事应合乎自然法则,而非自私自利。正位授绥,表明君子在位时应安定民心,而不应内顾自身。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考究,尘不出轨象征着清明的政治环境,鸾以节步则传达了君子需要修身齐家的重要性。最后的“渊览于道,永思厥中”,则是对理想治国理念的深刻总结,强调了对道德和理念的永恒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君子理想的描绘,体现了古代士人对政治清明、治国理政的追求,倡导君子应有的道德操守和理想信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车左铭》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崔骃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车”象征什么?
A. 交通工具
B. 治理和领导
C. 农具
“尘不出轨”表达了什么样的治理状态?
A. 政治清明
B. 政治腐败
C. 社会动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勃的《滕王阁序》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车左铭》更侧重于治国理政的理念,而《滕王阁序》则侧重于个人情怀与历史感。两者在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