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56:51
送临津房少府
作者: 杨炯 〔唐代〕
岐路三秋别,江津万里长。
烟霞驻征盖,弦奏促飞觞。
阶树含斜日,池风泛早凉。
赠言未终竟,流涕忽沾裳。
在这三秋时节的分别路口,江津的路途遥远,绵延万里。烟雾和霞光停驻在我的征途之上,弦乐声催促着我举杯畅饮。阶前的树木沐浴在斜阳之中,池塘的微风带来了早秋的凉意。赠言还未说完,我的眼泪已无声滑落,沾湿了衣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炯,字凝之,唐代初期的诗人,出身于官宦世家,才华横溢,擅长诗文。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友情的深厚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朋友临行之际,借离别之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和不舍之情。背景中可能涉及到当时友人的出征或赴任,情感真挚,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
《送临津房少府》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离别的伤感。首先,诗的开头“岐路三秋别,江津万里长”,便营造出一种愁苦而又壮阔的离别场景,象征着分别的痛苦和未来的漫长旅程。接着,诗人通过“烟霞驻征盖,弦奏促飞觞”这两句,描绘了离别时的景象:远方的云雾与酒杯的欢笑交织,展现了虽有欢聚的时刻,但更添离愁的气氛。
诗中的“阶树含斜日,池风泛早凉”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时光流逝与季节变迁所带来的孤独感。夕阳的斜照和清风的吹拂,不仅是对环境的描绘,更是对内心情感的反映。最后两句“赠言未终竟,流涕忽沾裳”直接道出了离别时的难以自已,泪水滑落,沾湿衣裳,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整首诗虽简练,但情感却极为深厚,表现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离别时的复杂心情。诗人在对自然的描绘中,融入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蕴含深情,展现了杨炯卓越的艺术才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离别场景与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离别的伤感,突显了友情的重要性和时光的无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岐路”指的是什么?
“烟霞驻征盖”中“驻”字的意思是?
诗的最后一句,流泪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送李判官》中,诗人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通过诗句展现了离别的愁苦。与杨炯的诗相比,杜甫的作品更加沉重而深刻,反映了社会动荡对友情的影响。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