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5:47
三峡七百里,惟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自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这首诗描绘了巫峡的壮丽景色,诗人以“七百里”来形容三峡的长度,特别强调巫峡的悠长。山岩重叠,深渊无尽,苍翠的山峦叠加而成。陡峭的悬崖横亘在天际,苔藓如锦绣般装点其上。夜晚来临,景象分外清晰,宁静的水面偶尔波澜起伏。诗人信守忠信的原则,便是漂流在水上的舟船也不再害怕。可以涉水而过砥柱山,可以漂流到吕梁山。如今美人何在?灵芝花徒然自香。夜空寂静,山中猿猴啼叫,游子悲伤流泪沾湿衣裳。
杨炯,字公度,唐代诗人,生于公元650年,卒年不详。他是盛唐时期的代表性人物,擅长诗歌创作,尤其以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
《巫峡》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繁荣时期,诗人游历三峡,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因而创作了此诗,以抒发对美景的赞美及对故人的思念。
《巫峡》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展现了巫峡的壮丽与诗人的情感。诗人在开头以“三峡七百里”引入,立刻将读者的视线聚焦于巫峡,强调其独特的魅力。接下来的重岩和叠嶂带给人们一种层峦叠嶂、巍峨壮丽的视觉感受,诗人用“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形象地描绘了峡谷的深邃和高耸。
在描写自然的同时,诗人也流露出个人的情感。最后几句提及美人与灵芝,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人世无常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巫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的思索,情感深沉而细腻。诗中不仅有自然的壮丽,也有对人生的感伤,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的震撼,又有情感的共鸣。
三峡七百里,惟言巫峡长。
三峡总长七百里,但其中巫峡最为悠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重叠的岩石深邃无尽,层叠的山峦高耸入云。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陡峭的悬崖横亘在天际,苔藓如锦绣般装点其上。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夜晚来临,景象更加清晰,水面宁静没有波浪。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我信守忠诚与信义,漂流于水面又有什么伤害呢?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可以轻松渡过砥柱山,也可以漂流至吕梁山。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自芳。
如今心爱之人在哪里呢?灵芝花徒然自香。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山中空寂,夜里猿猴啼叫,旅人泪水沾湿了衣裳。
整首诗以巫峡的壮丽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流露出对故人的思念,情感真挚且深邃。
《巫峡》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砥柱”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巫山
B. 吕梁山
C. 砥柱山
D. 三峡
诗中“灵芝徒自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美景的赞美
B. 对故人的思念
C. 对自然的敬畏
D. 对生活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