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澧江渔舍》

时间: 2025-05-02 20:32:52

诗句

狡窟空来四十年,沿江犹自少炊烟。

茫茫旷土无人问,芦荻春深绿满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32:52

原文展示:

澧江渔舍
狡窟空来四十年,
沿江犹自少炊烟。
茫茫旷土无人问,
芦荻春深绿满川。

白话文翻译:

这座渔舍我已经空荡荡地住了四十年,
沿着江边依然很少看到炊烟。
辽阔的土地上无人来问候,
芦苇和荻草在春天深处,绿意满川流。

注释:

字词注释

  • 狡窟:指渔舍或居所,带有隐秘和狭小的意味。
  • 炊烟:指做饭时冒出的烟,象征生活的气息。
  • 茫茫:形容广阔无边,无法看到尽头。
  • 芦荻:指芦苇和荻草,常见于水边,象征自然和生机。
  • :指河流。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炊烟”与“无人问”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世事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景仁,号涧田,宋代诗人,善于山水田园诗,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描写,反映出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 《澧江渔舍》创作于诗人的晚年,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悠闲渔夫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变化。

诗歌鉴赏:

《澧江渔舍》描绘了一个孤独的渔夫生活画面,诗人通过对渔舍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当下生活的感悟。首句“狡窟空来四十年”揭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叹,四十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留下的只有空荡荡的住所。接下来的“沿江犹自少炊烟”更是映射出渔夫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炊烟的稀少象征着生活的简单与清淡。第三句“茫茫旷土无人问”,则进一步强调了孤独的感觉,辽阔的天地间,似乎只有自己在默默生活。最后一句“芦荻春深绿满川”则带来了一丝生机,春天的绿意和自然的繁盛与前面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整体上,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传达了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狡窟空来四十年:渔舍空荡荡地已经四十年,表达时间的流逝和孤独感。
  2. 沿江犹自少炊烟:沿江一带仍然很少看到的炊烟,象征生活的单调和清淡。
  3. 茫茫旷土无人问:辽阔的无人问津的土地,反映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4. 芦荻春深绿满川:春天的芦苇和荻草绿意盎然,象征着生命的繁盛和希望。

修辞手法

  • 对比:孤独与生机的对比,增强情感的表现。
  • 意象:如“炊烟”和“芦荻”,分别象征生活与自然,构建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感悟,既有对孤独的沉思,也有对自然美好的向往,展现了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渔舍:象征隐逸的生活方式。
  • 炊烟:象征生活的气息。
  • 芦荻:象征自然的生机与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炊烟”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繁忙
    B) 生活的气息
    C) 孤独的状态
    D) 自然的宁静

  2. 诗人住在渔舍多少年? A) 三十年
    B) 四十年
    C) 五十年
    D) 六十年

答案

  1. B) 生活的气息
  2. B) 四十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舟唱晚》:同样描绘了渔夫生活的诗作。
  • 《归园田居》:陶渊明的作品,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范成大的《澧江渔舍》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有对自然的描写,但前者更侧重于孤独与宁静的生活,而后者则多了一份豪放与壮丽。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同伯潜诸公联骑出城东南亚次衫字韵 宋伯华趋朝用川字衫字韵作二诗送之 再次武公望雪梅韵五首 雨中惜海棠花四首 再次武公望雪梅韵五首 其五 和益阳赵宰六首 其四 雨中惜海棠花四首 送岳阳陈倅秩满还朝八首 重九道中怀长兄二首 和四十五叔庆谦子过省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望眼欲穿 默不做声 国仇家恨 包含取的词语有哪些 車字旁的字 寸善片长 梦里蝴蝶 示字旁的字 数词 耂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无所不容 隶字旁的字 说千说万 豁露 加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