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李方叔文卷末》

时间: 2025-05-07 07:27:36

诗句

他日东坡誉子文,澜翻健笔欲凌云。

决科正尔真余事,射策如何但报闻。

诡御获禽虽可鄙,挽弓射叶亦徒勤。

莫辞更拟相如作,寂寞思玄未放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7:36

原文展示:

题李方叔文卷末 张耒 〔宋代〕

他日东坡誉子文,澜翻健笔欲凌云。 决科正尔真余事,射策如何但报闻。 诡御获禽虽可鄙,挽弓射叶亦徒勤。 莫辞更拟相如作,寂寞思玄未放君。

白话文翻译:

昔日东坡赞誉你的文章,笔锋翻涌,气势如欲冲天。 通过科举考试只是小事一桩,策论如何,只需报个名。 用诡计捕获猎物虽令人不齿,但拉弓射箭也是徒劳无功。 不要推辞再写一篇如相如般的作品,思索玄理的寂寞还未放过你。

注释:

字词注释:

  • 澜翻:形容文笔奔放,如波澜翻滚。
  • 凌云:比喻志向高远或文笔雄健。
  • 决科:指通过科举考试。
  • 射策:指撰写策论,科举考试的一部分。
  • 诡御:用诡计驾驭,这里指不正当的手段。
  • 挽弓射叶:比喻努力但效果不佳。
  • 相如:指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
  • 思玄:思考深奥的道理。

典故解析:

  • 东坡誉子文:指苏轼(东坡)曾赞誉李方叔的文章。
  • 相如作:指司马相如的作品,以其文采斐然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其诗风格清新自然,文笔流畅。此诗是张耒为李方叔的文卷所作的题诗,表达了对李方叔文才的赞赏和对科举制度的看法。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科举制度盛行,诗人通过对李方叔文才的赞赏,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不满,认为真正的文才不应仅仅局限于科举考试。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李方叔文才的赞赏,展现了诗人对真正文才的推崇。首联以东坡的赞誉来肯定李方叔的文笔,形容其文笔如波澜翻滚,气势磅礴。颔联则对科举制度提出质疑,认为通过科举只是小事,真正的文才不应受限于此。颈联通过比喻,表达了对不正当手段的鄙视和对努力无果的同情。尾联则鼓励李方叔继续创作,不要被寂寞和思索所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文才的推崇和对科举制度的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联:通过东坡的赞誉来肯定李方叔的文笔,形容其文笔如波澜翻滚,气势磅礴。
  • 颔联:对科举制度提出质疑,认为通过科举只是小事,真正的文才不应受限于此。
  • 颈联:通过比喻,表达了对不正当手段的鄙视和对努力无果的同情。
  • 尾联:鼓励李方叔继续创作,不要被寂寞和思索所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澜翻健笔欲凌云”中的“澜翻”和“凌云”,形象地描绘了文笔的雄健。
  • 对仗:如“决科正尔真余事,射策如何但报闻”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李方叔文才的赞赏,表达了对真正文才的推崇和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强调了文才不应受限于科举考试,而应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澜翻:形容文笔奔放,如波澜翻滚。
  • 凌云:比喻志向高远或文笔雄健。
  • 挽弓射叶:比喻努力但效果不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坡”是指哪位文学家? A. 苏轼 B. 苏洵 C. 苏辙 答案:A

  2. 诗中的“相如”是指哪位文学家? A. 司马相如 B. 王相如 C. 张相如 答案:A

  3. 诗中“决科正尔真余事”表达了诗人对科举制度的什么态度? A. 支持 B. 反对 C. 中立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文才的赞赏。
  •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展示了其卓越的文采。

诗词对比:

  • 张耒的《题李方叔文卷末》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者都表达了对友人文才的赞赏,但张耒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批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可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苏轼诗集》:收录了苏轼的诗作,可了解其对友人文才的赞赏。
  • 《司马相如集》:收录了司马相如的作品,可了解其文采。

相关查询

八绝诗归云洞 中牟县旅 与嘉佑同游宝应寺 贺温正言赐紫 身世 病起至幽谷二首 送陈侯之任同州 贺冯起张乘二舍人 送筇杖与刘湛然道士 芍药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研精覃奥 溯本求源 包含趁的成语 认妄为真 飞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久病成医 包含濮的词语有哪些 隹字旁的字 买出 必修 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爬蜒 痛下针砭 用字旁的字 鉴前毖后 襧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